沈祖堯主禱文釋社會怨氣:上帝不會情緒失控

2020 一月 24日, 星期五 17:58

沈祖堯。(圖:香港中文大學)
沈祖堯。(圖:香港中文大學)

去年11月11日網民發起三罷引發香港中文大學學生與警方「大戰」,最終雖然和平收場但學生對社會的怨氣未曾停熄。香港中文大學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沈祖堯在1月12日崇基禮拜堂證道憶述當晚情況混亂,並回想昔日耶穌教導門徒主禱文的訓言,冀年青人仰望天國得安慰。

同學受傷三種感受

沈祖堯指,當晚約8時從沙田跑步至中大校園看見很多同學受傷,觀察同學有三種感受:群眾憤怒不滿;有哭泣的也有興奮好像打仗一般,築成人鏈傳遞物資和信息;另外有抗爭者為訴求聲言準備犧牲性命,「此情此景思想耶穌基督在教導門徒祈禱的主禱文,對身處動盪世界帶來何種反思。」

沈祖堯選取馬太福音6章9至15節的主禱文,並引用美國知名靈修神學家畢德生牧師(Eugene H. Peterson)的信息本《聖經》(The Message)析解主禱文對今天學生與大部分民眾對反送中修例帶來的怨氣,並尋求出路。

從專注政策轉移在上帝的國

Like Us on Facebook

耶穌基督教導門徒祈禱以「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開始。沈祖堯解釋:「尊祢的名為聖讓人看見上帝是哪一位。政治家專注政治、學者專注乎學問、抗爭者專注信念是否被接納。當人的眼目專注於權力就看不到上帝的尊榮,因權力只是塵土。」

主禱文第二句:「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沈祖堯認為人要將世界重新定位,重新思考上帝在天上怎樣掌管世界是最好的,祂就放在地上,「我們不單專注地上政府的政策,目光放在上帝身上,祂是怎樣的神,哪個國度是最好的。」

尋找生存原因 危難不會放棄生命

主禱文第三句:「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沈祖堯表示,該段經文指向人生基本的需要和人生存的條件,這些東西上帝都賜給我們。他引用“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書,作者Viktor E. Frankl曾在德國納粹集中營苦撐生存下來,該書自序說:「一個人如果有原因令他生存,他就能夠忍受任何環境。」沈祖堯表示,人生存追求真正滿足就不會放棄生命,得到盼望與安慰。

他繼續解釋主禱文的第四句:「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現今香港社會需要彼此寬恕,我們寬恕因為神寬恕我們,中國當代文學家胡適曾經說過:「包容比自由更重要。」沈祖堯指,連個人表達都不能夠,何來談得上自由。

上帝不會情緒失控 人專注永恆國度

主禱文第五句:「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沈祖堯指,意思是上帝不讓我們受試探,為了保護我們不傷害自己。當我們看到社會不公義,或會想報復但報復傷害自己,「今天最大的試探是分辨訊息真偽,人失去了判斷力 排斥人產生仇恨和報復,主禱文教導我們控制自己的情緒。」

主禱文以「國度、權柄、榮耀,全是祢的,直到永遠。阿們」作結束。沈祖堯鼓勵信徒集中祈求神的國度,因為上帝不會情緒失控,祂在統領世界不偏幫任何政派,祂是永恆國度的元帥,國度權柄是永遠的。

最後沈祖堯以主禱文為今天的年青人祈禱,紀念他們面對的壓力,亦讓他們看到自己是誰而需要神,「我們不能夠掌管歷史但可以讓年青人明白寬恕大於仇恨,父、老師、社會沒有放棄他們。」沈祖堯在祈禱之後與會眾一起再次背誦主禱文作結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