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神曲》700周年 遊歷地獄驚覺天堂麗采

2020 二月 29日, 星期六 16:43

《但丁和三重世界》[米切利諾作於1465年]。(圖:網絡圖片)
《但丁和三重世界》[米切利諾作於1465年]。(圖:網絡圖片)

今年為中世紀基督教文學名著《神曲》面世700周年,對後世的文學貢獻與藝術畫創作影響深遠。《神曲》具有警誡性,讓世人警醒生命每一部分,喚起人們對基督教真理深度的認識。

寫作歷時十四年

《神曲》(The Divine Comedy)為義大利偉大詩人但丁(Alighieri Dante)曠世之作,歷時十四年完成的長篇敘事詩,該書寫於1320年距今700年,全書分爲〈地獄〉、〈淨界〉、〈天堂〉三篇,依次敘述但丁從黑暗和謬誤走向上天顯示的神聖之光,最後得見上帝的整個過程。但丁希望藉此書引導讀者省察人性的罪惡、思索當代混亂的局勢,尋找救贖之道,使人達到上帝永恆國度幸福之境,書中喻意深遠、想像力豐富,對基督教文學、藝術貢獻繼《聖經》之後為影響深遠歷久不衰的書之一。

引領人朝向上帝永恆國度

作家馬克·弗農(Mark Vernon)在《今日基督徒》(Christian Today)發文紀念《神曲》七百年指,但丁在書中穿越地獄、淨界、天堂的旅程,最終使人了解上帝對人的啟示。

Like Us on Facebook

馬克引用但丁在《神曲》地獄篇的開首說到:「生命的行旅中有著比面對死亡更令人深沉難抑的驚恐。」他站在地獄入口處,經覺自己猶如陷入黑暗的森林裡。但丁一直追隨基督,以為是虔誠教徒,但回想生命卻驚覺自己在上帝旅程中是一個流浪客,從他下到地獄才充分了解自己的困境,惟有這樣他才能開始驚醒人生,從而能夠進入天國的境地。

馬克認為,這就是人生的寫照,地獄的神秘和驚嚇,相對上帝的恩典成為強烈的對比,當人看到地獄之境就更加感覺需要上帝的恩典和拯救,從失去人生視野轉向上帝呼求,上帝亦因而敞開天國迎接悔改的罪人。

馬克又指出,《神曲》描述但丁在地獄遇上許多靈魂,那些靈魂似乎永遠與上帝隔絕被永久的黑洞封鎖,但實際上地獄成為人生另一個舞台,對於地獄的真像我們所掌握 有限,提起地獄只會感到可怕和令人恐懼,但地獄可能成為人生命回轉的助力,令人遠離罪惡回歸上帝。

《神曲》的教訓可借古喻今,在今天的資本主義世界許多人為名利放棄生命,卻令自己處於精神危機中,馬克認為,惟有進入天堂看到上帝的創造,才感受到上帝為我們所提供的財富是不一樣。

14世紀濕壁畫受《神曲》啟發

另外,《神曲》亦為後世基督教壁畫帶來深刻的影響,14世紀的濕壁畫就是受到神曲的啟發,濕壁畫經常以同心圓形式表現基督和身邊的聖者。繪於1378年帕都亞洗禮堂祭壇天井畫《天堂》是其中之一。

畫中出現在基督近旁的先是天使,而後的三層依次是先祖、先知和聖人,其身形越在外圍越大,產生一種空間的深度。基督下方立著聖母,她的身邊是天國的樂師,兩位聖徒:傳福音者約翰和施洗約翰一左一右正在跪地崇拜。

但丁(1265 -1321)為義大利偉大詩人、文學家、政治思想家,與莎士比亞、歌德被喻為西歐文學三大巨匠。但丁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年幼雙親去世,早年攻讀文法與修辭接觸拉丁作家,在佛羅倫斯濃厚文藝學術氣氛中培育對詩歌的興趣。但丁用義大利方言寫作《神曲》促使歐洲文學脫離拉丁文化傳統,喚醒義大利文學自覺促成方言文學的興起。但丁於1302年因政治被判永久放逐不得再返回佛羅倫斯,經歷極為艱辛的生活,但丁於1318年到拉文納於此地完成《神曲》,1321年罹患虐疾病逝於拉文納。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