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網絡生態研討會 新生代虛擬世界就是實體

2020 三月 16日, 星期一 23:16

新生代不再執著實體還是虛擬。(圖:FreeImage)
新生代不再執著實體還是虛擬。(圖:FreeImage)

香港自新冠肺炎教會加速網絡模式的牧養,發展網絡教會有甚麼隱憂?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企劃副主任李牧權在流堂會(Flow Church)的「香港教會網絡生態線上研討會」分享台灣、香港的網絡教會生態。

疫症促香港網絡牧養成熟於台灣

長期於台灣服事的李牧權表示,網絡牧養在台灣早已存在,有些教會做網絡直播已經3至4年非常純熟,台灣之所以網絡成熟因為地方大需要做拓展去到邊緣的地方,在該地方開福音中心做直播,台灣靈糧堂、行道會那些新興的教會都這樣做。奉獻又如何呢?網上直播的螢幕有負責人講解,參加者在螢光幕掃QR Code就會出現線上奉獻的頁面,信徒以信用卡過數就可以。

自從病毒疫情之後,香港的網上牧養模式成熟過台灣,對於小型教會可否做到呢?其實只要用facebook就做到。

怎樣讓教會成為網絡教會,這又是否合乎聖經真理呢?李牧權認為,教會走向網絡模式是必然的趨勢,就算在實體教會崇拜讀經,信徒都用手機看聖經,所以教會要做好準備迎戰新時代。

Like Us on Facebook

虛擬成實體 實體就是虛擬

李牧權用「數位原住民」形容1995年出生的新一代已習慣網絡科技與文化,使用網絡純熟,向他們傳福音就需要用其方式。在網絡時代社會踏進自媒體年代,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媒體,牧者應該把握機會帶動教會改變。

他又用耶穌道成肉身來做比喻,耶穌在地上33年傳道,但在地上的日子總會過去,升天之後一切都變成虛擬了。李牧權反問,如果耶穌離開了世界,沒有了實體的存在,是否就否定耶穌真正的存在呢?他的答案是牧養的形式不在乎虛與實,而是能否在現存的空間見證上帝。

此外,他舉一例子,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提出的「擬像超真實主義」,指出現代世界中符號所模塑出的世界,尤其是電視電腦影像就是真實,這種真實不僅取代原有之真實,更超越了它。李牧權指出,新一代不會再執著實體還是虛擬,在網絡世界被視為虛擬的,在他們而言就是實體,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

至於不同年齡的人在網絡世界牧養,會否起衝突?李牧權認為,只要資源共享反而帶來教會合一,他鼓勵教牧放手讓年輕人去經營教會的網絡,他們擁有這方面的技術,而且可以給他們在教會有自我身份的認同。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