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甘做上流寄生族 證道:上帝扭轉奴隸悲歌

2020 三月 16日, 星期一 23:03

上流寄生族為擺脫奴隸生活依附富人。(圖:上流寄生族劇照)
上流寄生族為擺脫奴隸生活依附富人。(圖:上流寄生族劇照)

人在逆境選擇認命還是掙扎求存?香港神學院神學及歷史科副教授鄧瑞強昨(15日)在中大崇基禮拜堂證道,從舊約以色列人出埃及陷困境寧做奴隸的心態,剖析現代人過著奴性的生命,皆因看不到上帝在我們中間。

現代人在社會的宿命彷如奴隸

鄧瑞強借用今年奧斯卡最佳電影得獎作品南韓的《上流寄生族》(Parasite)喻作現代社會基層小市民的悲哀,在戲中住在地牢的一家為了打破宿命千方百計依附在富人家庭,倒頭來還是生活在地牢,窮人的宿命無法逆轉,寄生他人的人只想尋索生命的自由,不想做社會不公下的奴隸。

鄧瑞強表示:「奴隸的結構是很複雜的,多層次的奴隸結構令一個奴隸逃脫不出奴隸的命運。」因而解釋為何以色列人寧願返回埃及做奴隸。今天的現代人也被社會層層疊疊的結構綑綁甘願做奴隸,例如消費者以為可自由享受購物的快樂,但在「淘寶化」的年代,消費者也被別人對牌子的購後評語和打分左右,不由自主地影響揀選了並非當初的心頭好,那些評語更可能是商家的自編自導,現代人連購物也成了別人的奴隸。

Like Us on Facebook

他引用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一書《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指出人獨立而獲得自由後,才發現獨立意味著孤獨,自由意味著要自己面對問題,自己要背負運用自由後的代價,責任太重後果太大,人在孤單與無力的情況惟有靠向提供保護的權威,結果甘願做回奴隸。

困境非絕境 上帝在我們中間

另方面,舊約《聖經》出埃及記17章1至7節記述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在曠野在利非訂安營卻沒有水喝遷怒摩西,更甚是試探耶和華「在我們中間不是?」以色列人面對艱難時,寧願認命回去做奴隸。耶和華卻叫摩西著擊打河水的杖擊打磐石,從磐石裡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5-6節)。

鄧瑞強指,當人看不到出路通常的抉擇是返回原地,但聖經的故事告訴我們在苦境「不是無法擺脫命運,不是永恆的奴隸輪迴,而是慈愛的上帝。當我們無水喝的時候,這位上帝賜我們水喝。不是帶我們到水泉那裡去,而是在根本無可能有水的磐石那裡叫水流出來。」

他並指,在看似絕境神呼喚我們不要回到地下室,不要再做奴隸和寄生蟲,向前行望向應許之地看顧念蒼生的主,「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困難是常態,也是神考驗我們的時刻。」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