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在人類歷史逾6千多年,為何《聖經》作者沒有記錄?摩西為何過紅海而不用橋出埃及?古羅馬橋樑由誰建造?
摩西出埃及過海不過橋
橋樑是人類交通必備工具,可以用來跨越峽谷和水面,作為道路、鐵路給人與車輛穿過障礙讓交通暢通無阻,橋樑歷史也有6千多年。一位署名MARO(馬羅)的作者在日本基督教媒體Christian Press「當年今日」專欄發文說古尋今,他指翻查橋樑歷史的資料,發現造橋技術出現在公元前4千年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由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世紀,發源於現今的伊拉克,數千年來經過多個民族入侵及融合,包括亞述人、迦勒底人等;至於橋樑是由古羅馬製造,古羅馬文明始於公元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
由此可見,舊約聖經的年代已有橋樑出現,但為何「橋」的字詞沒有出現在《聖經》?馬羅提出疑問並解釋,上帝可能藉著超自然給人類啟示祂自己,上帝不用摩西使用一座橋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或穿越曠野,上帝用分隔大海的神蹟,讓摩西與祂的子民穿過,這也不足奇;耶穌也可以在沒有橋樑的情況下穿山越嶺帶領門徒四出傳道,《聖經》作者可能從神的角度講述故事沒有刻意記錄橋樑,總之基於某種原因橋樑沒有出現在聖經。
Like Us on Facebook
橋樑宗教意義:人與神的通道
馬羅還提出,古羅馬的橋樑是由神父建造的,經過考查發現從古羅馬時代到中世紀,造橋的工作是由神父負責。
他繼而指出橋與宗教信仰的關係,教宗稱為「Pope」,是「Pontifex maximus」的縮寫,「Pontifex」是「Ponti」(橋)和「fex」(建造者)的複合詞;「maximus」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最大的」,這可能指造橋者的職位在羅馬具有相當的重要地位。羅馬主要的橋樑都建在神聖的台伯河(Tiberinus),是意大利第三長河、羅馬的母親河,視為神祇之一,只有備受尊重的宗教權威才有神聖的資格用人造機械物體「打擾」它,因此建橋者的字詞具有象徵意義,是搭起人與神之間橋樑的人。「pontifex」一詞後來亦成為用於描述基督教的主教,包括羅馬主教即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