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歷反逃犯修例與新冠疫情,社會對當權者處理手法引起莫大爭議,信徒在當下處境怎樣重新閱讀福音書?基督教善樂堂義務牧師陳龍斌在昨(10月8日)嶺南大學基督教周研討講座表示,切勿騎劫聖經表述一己政治立場,並鼓勵信徒改革自我。
聖經析解政治有為何不可?
陳龍斌首先指出,福音並不是傳播耶穌基督信仰的工具。香港抗爭處境下怎樣詮釋福音書的信息,在教會有不同爭議,重點在於明白上帝的啟示,包含兩個主要的目的 : 重現聖經的公共參與;活化聖經的公共意識。
福音書裡的公共意識不是按著人自身的立場讀入聖經,聖經是構成上帝啟示的本質,其信息跟一切政治、宗教、經濟、文化互動,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進入世界已是參與公共的領域,了解耶穌跟當時羅馬政權怎樣互動。
Like Us on Facebook
他強調:「基督徒騎劫聖經用來表述自己的政治立場就出現問題」,並舉例,在羅馬年代政治家為求政治利益強解聖經,這是一種危機,公元69年弗拉維(Flavian)家族根據血統無權繼承王位,維斯帕先(Vespasian)預言和神諭登基乃屬天意,跟隨者附和,包括第一世紀猶太史學家約瑟夫。因此,讀福音書就是回到過去尋找耶穌在當代的公共意識。」
陳龍斌又指出,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沒有革去當時的政權,耶穌反而為自己而革命成為世人的榜樣,作為一個憐憫受傷者的主,愛人如己的好撒馬利亞人,也是救人性命的人子,在路加福音9章51至56節,耶穌清楚表示:「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
耶穌在十架七言表露了對人的使命:「對人無恨對父無怨」,路加福音記載耶穌釘十字架最後的說話:「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 曉得。」還應許悔改的強盗進入樂園。
信徒覺醒倚賴政治博弈?
耶穌作為今天教會的榜樣,教會的使命就是憐憫受傷的人,對社會的貧苦大眾動了慈心作鄰舍。陳龍斌勉勵基督徒以相同的標準面對社會公共議題、教會及自身。跟從耶穌基督為榜樣作為時代的門訓「革自己的命」即是做好本身,勿以待己對人持雙重標準,追求利益卻指責別人。
陳龍斌強調,基督徒的覺醒並非從政治鬥爭和博弈,若要教會復興,先從信徒自己做起。
在研討講座末段,陳龍斌介紹其服侍的基督教善樂堂,強調教會建立於信經,在政府處理反送中和疫情出現偏頗與不當,多次發出強烈譴責聲明,亦是以信經的認信為基礎。
嶺南大學校牧處舉辦基督教周,主題為「香港抗爭處境下的基督徒」,從9至10月邀請講員按不同主題探討基督徒在香港現時處境下的應對,講座共三次。陳龍斌牧師為第三講,題目是「香港人的福音——香港處境下重新閱讀福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