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福中心近日推出數碼媒體《使命門徒》Podcast,新加坡神學院院長謝木水在節目中,前瞻華人教會的未來,建議教會以家庭為單位跨代牧養;在談論社會責任與政治界線時,認為對教會沒過多期望也不用絕望。
節目以對談形式進行,主持人華福候任總幹事董家驊指出,在新世代善用科技,但不可或缺是祈禱,祈禱是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疫情一年多的時間,教會聚會轉在網上,開拓了空間給信徒參與聚會之餘,創造一個空間讓信息沉澱。在實體教會聚會往往有數百人和幾場崇拜,完了一場趕著下一場,弟兄姊妹缺少深化的溝通和彼此祈禱,今天在線上聽講道不單接收知識,更可以在聚會後個人安靜默想,因此疫情帶來牧養的契機。
「跨代同行」牧養:教會領袖、父職皆放權
在家庭牧養上,謝木水提出「跨代同行」,家庭是一個神聖的空間讓家人與神相遇,新冠疫情是上帝給人一個特別的時刻讓人的步伐放緩,與家人建立關係,甚至處理過往家庭上的傷口。
Like Us on Facebook
他舉例,有年近退休的父親,畢生為工作勞碌奔波與女兒關係疏遠,疫情下多了時間在家,女兒竟然願意跟父親真心對話,上帝要這位父親重新為自己定位,在家庭的角色、怎樣幫助女兒一起成長。
「跨代同行」在教會領導模式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董家驊以自己為例子,自言今年將滿40歲、8月接任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 跨代同行就是上帝安排一群人在此時此刻一起共事,不論是七八十歲、五六十歲二三十歲、甚至十來廿歲,每個人領受不同因此事奉的內容更加豐富和創新。
他建議上一代釋放空間聆聽下一代的聲音,下一代也打開胸襟尊重長輩的經驗和智慧,從中學習、調整事奉的道路就走少好多冤枉路,這是跨代同行的美好景象。
謝木水也指出,教會、機構的最高領導人有些時候以為神給他們權力,處理事情說了便是。謝木水認為達到跨代同行,傳統領導模式需變革,在教會、機構是一個彼此支持的團隊,作為最高領導人也得照顧自己的身心靈健康包括情緒,做好管理人和事 。領導一個團隊應該是彼此扶持、懂得尊重、建立信任,並非聚焦在個人權力身上,這是不健康的領導模式。
教會責任與政治的界線 : 沒過多期望也不用絕望
至於教會參與政治的界線在哪?謝木水認為不要對教會過多期望但也不用絕望。
他表示,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生活和事奉,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生態,有其獨特性。有些人期望教會改造社會改變世界的樣式,他對這種情懷出於同情,不過上帝給人的使命是傳揚上帝的道,讓人歸向上帝有何不妥,期望教會成為工具、運用政權或政治平台的力量達到政治目的很危險。
謝木水從基督教歷史看,在中世紀出現過教會介入政治的事件,中古世紀十字軍東征成為黑暗和敗筆。但他認為,對教會不用絕望,教會是上帝揀選的一群百姓,是社會的一份子,關心政治可以是 關心社會民生的議題。總括而言,教會不是政治的實體不應該成為政治工具,但是活在大時代 與政治不可分割,所以從民生政策上入手讓社會進步。
董家驊回應指,在教會兩千年的歷史基督徒握有權力權勢,往往是教會歷史當中表現最差的時候,十字軍東征讓教會歷史汗顏。當教會沒有權勢卻展現出一種十字架復活生命的韌性,對這個世界做出真實的福音見證。
華人教會的未來 : 斷捨離化解危機
對華人教會的未來,謝木水提出「斷捨離」的觀念。
「斷」是將不好的行為、錯誤的思想、習以為常 的慣性思維、濫用資源時間能力等一切斷絕。
「捨」與「離」是不與世俗為伍,並不表示不關心世界,而是捨棄與上帝的道背道而馳的事,在神面前尋回屬靈生命的本質、聆聽上帝的話語、誠實回應上帝的呼召。
謝木水表示,在疫情下教會經歷新常態,就是要信徒不斷學習,如果疫情過後教會 失去了動力前進、整個思維都停下來,是很可惜也是一個危機,教會需終生學習,運用新的技能讓神的國度拓展,神的國度就在信徒每一個場所包括職場、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