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社會不安及嚴峻疫情,宗教應對有何正面價值?基督徒宗教心理學學會進行有關調查並於3月27日 舉行發佈會,發現宗教應對整體能舒緩情緒壓力,但有些宗教應對方法卻產生反向效果。
不同宗教應對方法 呈現正反效果
基督徒宗教心理學學會去年10月中至12月底進行調查,探討宗教應對策略是否有助基督徒的抑鬱、焦慮情緒、創傷後壓力反應,收回有效問卷200多份。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退休副教授陳天祥分析指,運用宗教應對越多出現以上三種情緒反應越少,例如「與神合作解決問題」有效紓緩抑鬱;但有些宗教應對卻出現相反效果,如「自我主導處理不靠神」令抑鬱情況惡化;另有受訪者認為宗教應對果效不足,查實是該些人士自認沒壓力不需用宗教來應對。
減少對神埋怨有助舒緩抑鬱
至於宗教應對與性格、個人背景的關係,發現清除性格及個人背景因素之後,宗教應對能力仍然有其影響力,例如撇除了「認為神忽略了我」的主觀認知,結果仍然顯示 「經歷到神在屬靈上對我的支援」。
Like Us on Facebook
陳天祥建議,基督徒減少對神的埋怨,提升個人心理質素抗逆,對社會不安保持樂觀感恩的心態;應對疫情以自我饒恕、樂觀及感恩態度,兩者是舒緩抑鬱、創傷後壓力、焦慮常用的宗教應對元素。
他總結該次研究時指出面對逆境出現正負面的態度。正面是逆境中可憑信仰舒緩壓力,例如領悟逆境的屬靈意義,逆境中能夠確信及感受神的看顧;其次是幫助人並且減低怒氣與人保持和睦,避免埋怨神離棄神靠自己。這些元素放諸於不同逆境來處理都有相同效果。
負面態度如把責任交給神、逃避注視問題等,這都無助舒緩壓力卻增加問題嚴重性。
在答問環節,有被問到宗教應對方法是否猶如藥物,在逆境中具「消炎」、「止痛」的功效,以及如何強化宗教應對能力?
陳天祥回應,縱使是藥物也不一定達到醫療的效果,而宗教應對方法是非藥物的治療,至於強化宗教應對能力,可以參加性格改變的課程、正能量的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