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聖經翻譯百年啟示:傳教士用中國哲語譯出「上帝」「耶和華」

2021 四月 20日, 星期二 10:31

郭實獵與聖經《四人小組譯本》。(圖:「話說中文聖經翻譯」講座擷圖)
郭實獵與聖經《四人小組譯本》。(圖:「話說中文聖經翻譯」講座擷圖)

在中文聖經翻譯歷史,幾位重要翻譯者來自南洋宣教的傳教士,馬來西亞神學院4月17日舉辦「話說中文聖經翻譯」在線講座,聖經翻譯史專家唐子明博士闡述其翻譯方向,既忠於聖經原著,結合中國宗哲詞,選用中間文體讓老百姓、知識分子皆讀通。

翻譯和研究聖經翻譯史專家唐子明博士首先指出,第一代中文聖經譯者在短短十多年間完成兩個中文譯本,但風格傾向過分直譯不像當日的中文,他其後介紹傳教士米憐、郭實獵、第一代華人牧師梁發等的翻譯歷程,如何改變早期的聖經譯本方向。

米憐:中間文體譯經 老百姓、知識分子皆讀通

倫敦差會傳教士、馬禮遜的拍檔、蘇格蘭人米憐(William Milne)於1813年到達澳門,輾轉再到馬六甲。在探討中文書寫方法的時候,米憐原本參考口語形式表達及書寫的《聖諭》來翻譯聖經,《聖諭》是用來在各省向公眾朗讀教導百姓倫理政治的文告,後來卻選用了中間的文體,這些文體結合古典經籍註疏並以《三國演義》為典範,沒有文言古籍的沉重感覺,也沒有口語的操作感,一般老百姓和知識分子都用得著。

Like Us on Facebook

郭實獵:中國宗哲詞譯經 始用「上帝」、「耶和華」

出生於1803年、普魯士新教傳教士郭實獵(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又名郭士立)於1827年來華,穿著福建漁民裝束,行事不拘小節行為大膽,因此備受爭議,但他精通中國官方和地道方言、馬來文、泰文、日文。

其翻譯方針是,既要忠於聖經原文,也要學習中國人的智慧使用當地人能接受的語法寫出來,他參與修訂馬禮遜的《神天聖書》,結果產生出一部全新的中文譯本。

該譯本在1834年馬禮遜逝世後不久展開,由四人小組進行,除了郭實獵 ,還有倫敦傳道會的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美國公理會的裨治文(Elijah C. Bridgman)、馬禮遜的兒子馬儒漢(John Robert Morrison),郭實獵是最積極參與的一位。

在翻譯原則中遭英國聖經公會不認同,郭實獵等人自行在巴達維亞印行這部新約聖經,並把它訂名為《新遺詔書》,新約出版後繼續從事舊約翻譯,麥都思中途退出,舊約後半部書卷幾乎由郭實獵一人獨力完成。1838年舊約初版在新加坡印行,訂名為《舊遺詔書》,隨後郭實獵對《新遺詔書》進行多次修訂,最後改稱為《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

《四人小組譯本》的特色,重視使用較通順的句子,例如《神天聖書》 「其以神之言訓伊等」改為「耶穌傳道焉」;有些字眼用意譯方式加強可讀性,如「啦吡」改為「夫子」;另使用中國人沿用的宗哲詞語去翻譯聖經,提高華人對聖經內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而「上帝」及「耶和華」兩個譯名也從那時開始出現。

梁發:《勸世良言》結合中國人情風俗

至於中國第一代基督徒領袖梁發,為米憐在馬六甲的印刷助手,接受培育按立為牧師,對馬禮遜的聖經譯本也有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現有的中文聖經在中國人讀來不通順,翻譯員除了保留原文之外,未能在中文的寫作風格和成語使用得到成功。

基督教最早的中文佈道書《勸世良言》為梁發所著,成為將《神天聖書》的內容改寫成更符合中國國情的宣教手冊,共九卷9萬餘字於1832年在廣州刊行,洪秀全在廣州通過閱讀勸世良言首次接觸基督教。

在翻譯過程裡,梁發針對中國國情闡述的教義,並結合中國人情風俗、借用某些儒家言論、闡發信仰基本教義,《勸世良言》涉及創世說、原罪和救贖說、天堂、地獄和末日審判說等一些基督教最基本的神學內容。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