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聖講座論寬恕 曹偉彤引「擁抱神學」:愛超越嚴格公義

2021 七月 28日, 星期三 13:04

(圖:pexels)
(圖:pexels)

基督徒面對公義與寬恕常現矛盾,沒公義哪能寬恕?浸神院長曹偉彤在環球聖經公會舉辦的講座,引用聖經學者沃爾夫(Miroslav Volf)「擁抱神學」:寬恕能夠給予公義最高地位,人能夠全然寬恕,就能夠全然追尋公義;曹院長認為審判與恩典、悔改與寬恕並行,雖是困難避免過分憤怒。

對質是愛的表現使人悔改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曹偉彤從聖經析解寬恕,馬太福音18章12至15節提出,要是寬恕教會必須對質罪惡,包括個人的對質、其他見證人的對質,最激烈一步待對方為外邦不信者。初期教會哈拿尼雅和妻子買了田產,只把一部分錢帶出來給使徒,彼得斥責他讓撒但充滿心、欺騙聖靈,亞拿尼雅和妻子先後仆倒斷氣,哈拿尼雅的問題在於不信欺弄神。

曹偉彤認為:「耶穌基督說出真正的牧養,是尋找生命的羊,對付罪惡,假如罪惡存在就沒有生命;對質是愛的表現,使人知道大罪不信而悔改,從新相信得到救贖。」

對於耶穌指出「饒恕人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18:21-22),耶穌藉此帶出天國無限的寬恕,惡僕的比喻指:「每個人如果不從心裡寬恕自己的弟兄,我的天父也不要這樣對待你們。」(35節)。

Like Us on Facebook

沃爾夫「擁抱神學」解釋浪子比喻

曹偉彤為此領會眾作神學反思和踐行:「不是情緒化去寬恕,對質罪惡希望人能夠悔改,悔改是人心志的改變,整個人的轉變或更新,如果悔改並非真心,這種寬恕沒有建造性,只會帶來更多傷害更多罪惡。」寬恕與對質的次序可以對調,先寬恕干犯者。

成長於共產主義的南斯拉夫,聖經學者沃爾夫(Miroslav Volf)一生看見種族磨擦,從浪子的比喻發展出「擁抱神學」,基督教面對矛盾衝突並非在於解放,而是擁抱。浪子比喻中的父親從沒有放棄兒子,向小兒子顯示恩典與接納,我們猶如小兒子、父親就是上帝。

沃爾夫重點放在先恩典,然後擁抱、復和。現代人追求不是「嚴格公義」,現實世界不可能達到,所謂公義是從不公義而來,為了追求公義發動戰爭最後帶來不公義,「嚴格公義」(strict justice) 永遠不能帶來復和。

擁抱的意願和擁抱的本身是沒條件性,超越嚴格公義的信念,沃爾夫分析浪子比喻的大兒子,他的行為嚴格地被規則督促,認為小兒子犯錯怎可能被接納、沒公義,其實父親是無私,將家產都分給兩個兒子,用愛超越公義,惟有愛是一條中間路向。

沃爾夫關心的是人與人、人與神關係的公義,從中帶出公義的和平;作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在聖靈當中能夠面對怨恨、痛苦、敵對。

寬恕是一條困難的道路

曹偉彤回應沃爾夫詮釋浪子比喻表示,生命是複雜不是規則能解決,不要將規則絕對化,全然限制我們,並認為:「審判與恩典、悔改與寬恕並行,避免過分憤怒,悔改與寬恕的次序也非重要。」

他勸勉信徒,將憤怒拿去,容讓自己接駁到耶穌基督的愛裡,不過承認寬恕是一條困難的道路,基督徒大文豪魯益師 (C. S. Lewis) 曾表示,寬恕是逐步的,用了30年時間部分去完成。

環球聖經公會於7月23日在香港浸信教會舉辦「基督信仰的六堂課:寬恕的神學與實踐」講座,講員為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曹偉彤博士,從神學角度探討實踐寬恕的相關課題,視頻上載於YouTube可供重溫,1,300多人收觀看。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