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境神學論壇 關瑞文稱散留港人皆渴求有家

2021 十二月 15日, 星期三 11:25

論壇講員(左起):黃厚基傳道、陳韋安博士、關瑞文教授。(圖:YouTube擷圖)
論壇講員(左起):黃厚基傳道、陳韋安博士、關瑞文教授。(圖:YouTube擷圖)

崇基學院神學院與流堂Flow Church於12月10日合辦「跨堂會 X 神學院論壇」,主題「留下來的Ekklēsia」,來自不同宗派與背景的牧者、神學院教授交流,並指出去留兩批港人皆尋找家的感覺,提出超越本土主義、認定天國子民身分的想法。

散留兩者尋找家的感覺

香港移民潮底下,教會怎樣回應信徒離散與留下?flow church創辦人、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副教授陳韋安,觀察熟悉的傳道人離開不多,而且還有神學生入讀神學院。

來自馬來西亞、香港浸信教會傳道黃厚基對比馬來西亞,當地有宗教自由但政權也不理想,香港資訊密集去留的決定比較複雜。

論壇主持認為,立體看去或留的問題,去留的時候可能同時面對家庭種種的變遷,所以這關乎一個人生命的交錯。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院長(教務)關瑞文分析, 移民原因多樣化,例如移民政策放寬、為下一代子女的教育、曾經留學外國,難以用二分法將去留的人分類。留低的人肉身在香港,意識上卻重新設計自己生活,所以散居和留低兩批人同一情感,都希望尋找有家的歸屬感。

Like Us on Facebook

超越本土主義 認定天國子民身分

對於移民的人處於哪種狀態,散居、流放,還是重建家園,以至延伸身分的定位與教會的使命。

關瑞文表示,移居者想在外地建立新家園,而香港人面對兩難,重新建立還是恢復家園。他建議,港人走出地理身分的框框,超越國界或是文化,認定是天國子民的身分。

陳韋安指出,在教會少有提及留下的人怎樣重建家園,香港經過這些年來信徒離開堂會, 教會有一種時代使命讓人回來有溫暖,以神的家開展教會。

從終末論角度教會是神的家也是地上客旅,陳韋安強調天國公民的身分,無論在世界哪地方都可投入,因為知道上帝是我們的家,同樣在香港走出本土主義、政治的意識形態。

黃厚基回應,耶穌走遍各城各鄉沒有當自己是異鄉人,以他者為中心;今天教會焦點轉移在身邊鄰舍的人。

啟示錄展示耶穌再臨的時候,將來的新天新地再現新耶路撒冷,黃厚基指,今天教會有別於上一代華人教會這世界非我家的神觀,以天國在地的態度,縱然香港政策在變,教會抓緊神的意象,在香港重建這城市建立新耶路撒冷。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