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爆發新冠疫症,地球村的人類共存亡,六宗教領袖近日舉行交談會,探討「利他主義」在當下社會的意義,基督教的「聖愛」(Agape)、「愛人如己」的道德觀怎樣表現出利他主義?
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院長關瑞文指出,利他主義到19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著作才出現,哲學家們認為利他主義是道德的根基,存在於人性之中。不過也有反對聲音,認為沒有任何人類行為是出於真摯的利他主義。
「聖愛」(Agape)六個詮釋
基督教神學則提出具有道德意義的「真誠利他主義」,關瑞文引用不同學派舉出辯證。
他首先指出,瑞典神學家安德斯·尼格倫(Anders Nygren) 的《Agape & Eros》將「聖愛」與「愛慾」對立,因著上帝的聖愛,人能無條件愛人。
該論點受到前聖路易斯大學哲學與文學學院院長加特·哈利特(Garth Hallett)批判,提出新約聖經中有關「聖愛」有六個詮釋:偏好自我的益處、視自我與他人的益處為平等、偏好他人的益處、在首先確保對他人的最大利益的前提下,人可以也應該獨立考慮自己的利益、忘我、否定自我或自我犧牲。
Like Us on Facebook
愛人如己:自利還是自貶?
另一論例是利未記19章18節、馬太福音22章39節的「愛人如己」,但也陷入學者兩極的爭論;有學者認為愛人的基礎仍在自己,但猶太裔法國哲學家伊曼紐爾·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卻提出他者絕對優先、對他者的無限責任、人際關係不對稱等觀點;不過也受到質疑,是否極端地把自我去中心化,高舉他者貶壓自我。
關瑞文指出,對於「愛人如己」有不少學者為列維納斯平反,「愛鄰舍」等於「自己」,以「關係性的我」的框架去理解。因此利他主義的焦點既不在「我」也不 在「他」,而是在那種無限可能性的關係上,不再糾纏「誰施誰多、誰受誰多、誰欠誰多」的問題。
關瑞文引用當代希臘正教神學家約翰·齊齊烏拉斯(John Zizioulas)「共融」觀為總結,沒有任何東西以「個體」存在,人類的存在包括教會乃共融地存在,由此反映出上主那共融、 關係性的存有。
香港六宗教領袖12月11日舉行交談會,本年度主題為「宗教信仰中的利他主義在當下社會的意義」,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院長關瑞文教授代表基督教發言,題目是「利他主義與人觀:一個基督教觀點」。出席者來自基督教、天主教、孔教、道教、伊斯蘭教、佛教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