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 工委會關注食物送遞員權益

2022 五月 3日, 星期二 11:43

(圖:Pexels)
(圖:Pexels)

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簡稱「工委會」)為五一國際勞動節發出主日講章及禱文,關注食物送遞員權益,邀請教會在勞工主日宣講;講章以「葡萄園工人的比喻」提出合約精神是否公道的問題。

勞工主日講章及禱文由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主席蒲錦昌牧師發出,指出疫情之下失業大軍進駐送餐服務行業,當中有少數族裔人士,巴基斯坦、印度族群,自僱人士沒有勞工保障,只有一份低至30萬的意外保險。

據統計,2021年1至6月期間發生196宗外賣員交通意外,24宗屬嚴重受傷,所有個案都不視為工傷,食物平台公司卻享受訂單增長帶來的利潤,運送途中的損失由工人承擔,就此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員會成立外賣員權益關注組,跟進外賣平台給予食物送遞員的收入。

文章提到,食物送遞員的情況跟耶穌時代零散工人情況相近,在馬太福音20章1至16節記載「葡萄園工人的比喻」,當時的猶太人要借貸納稅,不少農民被迫變賣僅有的土地還債,因此猶太社群出現大量工人,清早聚到市集等待僱主請做散工,一天能賺取的開支只有一個銀幣,就是一個工人家庭一天的需要,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Like Us on Facebook

比喻爭議的地方是,大清早進入葡萄園工作跟後來才進葡萄園,甚至只工作一小時的工人,同樣得到相等的報酬 。對於歷代基督徒如馬丁路德,都從恩典角度解釋這疑問,認為純粹出於主的恩典,摒棄任何人的功德,並且按園主所說,大家同意每天一塊銀幣的工資,從合約精神看似是公道。

文末總結指,聖經世界與今天世界的社會背景相似,葡萄園主人給每一個人的工資可以讓他們養活家人。若要解釋園主與工人的合約精神是否公道,得從深層次探究,而比喻的重點是揭露當時代經濟文化的弊端。

在政治上看,這群失去土地的零散工,是因為欠債而賣地,甚至典賣自己兒女為奴, 但根據利未記25章8至13節,律法規定在禧年要歸還土地、債務、取消息放貸,葡萄園工人的比喻透視猶太社群,盼望千禧年人得釋放、債務免除、土地歸還的新開始。

「葡萄園工人的比喻」作為今天教會的借鏡,如何像耶穌所說將「上主悅納人的禧年」(路加福音4:16-21)實現在今天的香港。

香港基督教工業委在勞動節附上「勞工主日禱文」,祈求憫人的主關心人的苦難,見證人的哀求,在疫情中零散工人、自僱食物送遞員可以養活家庭,不論外出工作和在家中蒙主保守得平安。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