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神講座探究初期教會發展 張略:10年增長40%

2022 七月 26日, 星期二 15:16

士每拿主教坡旅甲,教會史上首位有記錄的殉道者,時為86歲。(圖:基督徒百科)
士每拿主教坡旅甲,教會史上首位有記錄的殉道者,時為86歲。(圖:基督徒百科)

中國神學研究院7月4日舉辦講座「從初期教會發展看今日教會的機遇與挑戰」,聖經科張略博士引數據指,初代基督徒平均每10年增長40%,並列出7因素,包括:使徒熱心傳道、教會超越社會階級、教制和卓越領導,最重要是上帝的工作。

張略引述社會學家史特克(R.A.Stark)估計,假設公元40年基督徒1千人,以當時羅馬帝國人口6千萬人,基督徒只佔0.0017%,公元350年 基督徒已有3400萬人,為羅馬帝國人口56.6%,基督徒平均每年增長3.4%,每10年增長40%,

基督徒發展速度驚人,張略探究原因有7點:

「教會的使徒性:熱心傳道,趕鬼醫病」,使徒清楚耶穌基督的吩咐,從耶路撒冷傳到地極,除了使徒還有巡迴傳教士、先知趕鬼醫病,熱切將福音傳福音到不同地方,路途遇到危險,因而教會呼籲接待這群體。

Like Us on Facebook

及至第2世紀教會有具體制度,設有主教、長老、執事三級制,主教也熱心傳道、趕鬼、醫病領人歸主。

「教會的大公性:超越國家、種族性別和社會階級」,宗教包含地區性,宗教與宗族文化息息相關,敬虔是指忠於其的傳統種族和宗教文化,基督教從猶太教分出來,但福音不分種族,讓外邦人加入成為神子民一部分,加拉太書3章27至28節:「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性別和社會階級方面,早期教會女性地位頗高,教會反對離婚、亂倫、通姦、一夫多妻、殺女嬰,婦女信主後影響兒女帶領丈夫信主。第二世紀教父俄利根認為福音是給所有人,包括貧窮、富有、單純、理性的人;羅馬主教革利免《革利免壹書》(38.2)論到:「富人要扶持窮人,窮人當將感謝歸與神。因為是神帶給他能滿足他需要的人。」早期教會打破貧富懸殊的隔閡。

「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張略繼續指出,教會吸引人的地方是信徒的價值觀,包括樂善好施、守望相助、自我克制、照顧孤兒寡婦、探望患病的人,甚至將囚犯贖出來,信徒的慷慨及樂意捐助正是仿效上帝的豁達寬宏。

他舉例,公元260年第二場大瘟疫,亞歷山大城主教狄奧尼修在信中描述當時基督徒,弟兄之中多數人表現極大的愛心和無比的忠誠,照顧病人還宣講基督的救恩,從別人那裡染上了瘟疫,他們中間有長老、執事和一般信徒,所以這種形式的死亡是出於極大的敬虔和極大的信心,從任何方面與殉教相當。

「有效的教制和卓越的領導」, 第二世紀初期教會實行三級制,主教、長老、執事,第四世紀基督徒史學家優西比烏計算,羅馬教會在三世紀中葉有1位主教、46位長老、7位執事、7位副執事、42位助手、52為驅魔人和守門者,同時在經濟上支持1500位寡婦和乞丐,教會已發展出龐大的行政及支援系統。

「基督徒面對逼迫」 ,例如誤解基督徒替嬰孩洗禮為殺嬰行法術;舉行主餐視為吃人肉;弟兄姊妹相稱指亂倫等,但殉道帶來教會增長。公元2世紀士每拿主教坡旅甲 ,為教會史上首位有記錄的殉道者,時為86歲,坡旅甲聲稱:「一直是基督的僕人,不會褻瀆拯救他的大君王,讓他在殉道中佔一席位」;其他因素包括:「穩定的大環境」「上帝的工作」

張略總結,上帝的工作最重要,無論環境怎樣轉變,上帝就是透過這些困難顯示祂的心意。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