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容靈寫出時代幽暗與光明 梁永泰:創作為捕捉年青人生命

2022 七月 26日, 星期二 15:09

容靈[左]與梁永泰[右]分享基督徒文學創作的未來。(圖:梁永泰提供)
容靈[左]與梁永泰[右]分享基督徒文學創作的未來。(圖:梁永泰提供)

基督教文學何時躋身世界和中國舞臺,猶如我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紅樓夢》的出現?作家鄧建良(筆名容靈)、恩光書院院長梁永泰出席香港書展交流會分享,容靈認為基督徒文學創作是寫出時代的幽暗與光明,從而改進社會;梁永泰則挑戰未來世界媒體舞台,可否有香港和亞洲人角度?

梁永泰在會中提問,紅樓夢既是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基督徒思想如何在世界和中國舞臺呈現出來,並指容靈新作《中國基督教的「紅樓夢」何時出現?》所指何謂?

容靈:「二而一、一而二」的世界

容靈指出書中有一構想,中國基督徒將來出版《紅樓夢》般的名著,包涵基督教的信仰觀和創造觀,以信仰精神和生命此轉化成文學。書中提出「二而一、一而二」的世界,指人的生命是永恆可從天國看現在,紅樓夢第五回講到:「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帶有佛家的思想,基督教則認為信徒在生命裡展現信仰,因此書中流露一種超越現世的思想。

Like Us on Facebook

他補充,基督教思想超越個人層面,基督教文藝創作不再固囿於傳福音,更關心社會引導人在苦難中檢視生命,看到其中的豐盛,「如果能夠整合生命將離與合概覽在基督徒的生命裡,相信二十年後中國基督徒《紅樓夢》就會出現。」

基督徒文學創作 寫出時代的幽暗與光明

至於基督徒文學貢獻方面,信仰對社會怎樣帶來啟迪?容靈回應指,任何創作必須展現時代,有人說時代黑暗,基督徒卻因著聖靈能改變,洞悉時代的黑暗,以生命貢獻社會。就他個人而言,藉著小說寫出當代的黑暗與光明給予人盼望,從中讓人反思制度的欠缺提出改進,同時亦洞察生命改變自己,基督教信仰是擁抱光明給予人盼望的。

談到香港中文文學比賽,容靈透露大約只有300篇作品參選,其實文章很吸引帶出很多反思,例如人性的黑暗,從這些作品反映很多人性的黑暗、社會制度。

容靈直言: 「我們參與創作就是用基督徒的眼光審視整個時代,從不同的文學角度技巧展現一個具有信仰色彩的小說內容,以致人們從不同的眼光看問題,超越另一個的層次。」他強調:「光明裡面有黑暗,但黑暗不是沒有光明。」

梁永泰:世界媒體舞台可否有香港和亞洲人角度?

恩光書院院長梁永泰回應指,當中有一種弔詭性,戰國時期楚國屈原創作的《天問》 跟約伯記38章相似,神是大地的起始,我們要有約伯記的情懷又有屈原的憂國憂民,就帶劃時代的作品。

攻讀傳理學、電影藝術的梁永泰亦分享參與創作的心路歷程,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草簽,他拍攝多元影像《根》 捕捉中國七個時代大社會的變遷,有別於教會的福音宣講叫人信耶穌得永生,提供即時的答案,而是進到香港人的憂慮,在中國的歷史層面探索繼而看人的生命,電影在香港、北美等七個城市放映。

梁永泰於1989年參與「國際青年年」拍攝給年青人的影片《亞太新人類》, 講述世界的未來在亞洲,亞洲的未來在城市,城市的未來在青年,青年的未來是對自己有夢想;影片延伸出一系列的主題探討包括:女性、後殖民、音樂、運動、戲劇等,在亞洲電視播放,觀看人數約100萬人次,1990年成為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入圍作品。梁永泰指,成功並非有先進器材,而是捕捉青年進入他們的生命。

此外,他還有拍攝《不死的傳說》和《再見東歐》。《不死的傳說》講巴勒斯坦,捕捉以色列人受鄰國壓迫下的焦慮;1993拍攝《再見東歐》親赴東歐兩次訪問當地的年青人。

梁永泰提出挑戰:「世界媒體的舞台可否有香港和亞洲人的角度?」基督徒作家是要進入民族的幽暗處、要有世界文學的技巧、還要有天上人間的氣魄,例如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結合文學的技巧和世界的視野。

除了講者的分享,當日有與會者提出建議,香港處於大時代的轉變,作為文學工作者、創作人,甚至移民的港人都可以捕捉現時香港人的心態述,從說故事中流露出來;其次是電子時代文學好像逆水行舟,出版社宜考慮重新吸引讀者回來。

作家容靈新作中國基督教的《紅樓夢》何時出現?:容靈文學與創作論集,由基道出版社出版,是次交流會由該社主辦,於7月22日在香港書展期間進行。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