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神談精神健康牧養 陳玉麟籲教會人性化關注人心理

2023 三月 24日, 星期五 0:03

(圖: unsplash)
(圖: unsplash)

中國神學研究院10月3日舉行公開講座「信徒群體精神健康的牧養」,探討教會在關顧信徒身心靈健康的角色,輔導員陳德慧引述調查數據,向教會尋求幫助的人小於10%,牧者有信心幫助這群體不足四成;陳玉麟醫生回應指反映受助者「不信任」心態,籲教會避免以絕對真理忽略人性心理的需要。

在教會尋求幫助的人不足1成

該次講座分兩主題,「從精神健康素養探討整全的關懷」及「讓患病的在教會得著安慰」,輔導員陳德慧在後者分享,引述她於2021年進行的調查,發現受訪者觀察教會當中情緒需要尋求幫助的人小於10%;有信心幫助人的牧者近4成、會眾近3成、教會領袖約佔2成;當情緒患者看重尋求屬靈支援而教牧信心不足時,兩者便出現落差。

另有8成尋求者找牧師少提情緒問題怕對方不明白、3成怕被人標籤、2成怕被人發現影響工作或事奉。調查結果顯示,組長導師受精神健康困擾後繼續事奉比例大於教牧。

陳德慧在探討「全民皆兵階梯支援模式」時指,最底一層是「教會文化」,教會是否容許更多空間給人分享情緒健康的話題;中層是「事奉人員」,宜接受較多有關的訓練;頂層是「轉介」。海外和香港有不同的資源提供事奉人員接受訓練,或轉介渠道。

Like Us on Facebook

海外教會文化較多有關該類的更新工作,例如新加坡舉辦「Christian Mental Health Conference 2022」,提出輔導不能離開信仰;英國一套教材《Kintsugi Hope》共12課, 探討何謂抑鬱、羞恥、憤怒等,講員到不同地方分享,甚至吸引非信徒前來關注。

香港現有的社區資源包括:香港心理衛生會精神健康急救課程,從探討精神病以至危機處理共10小時,今年有20多位牧者參加;還有「陪我講」(Shall We Talk),內有轉介機構或社會服務資源。

疫後湧現情緒困擾 教會人性化關注人的心理需要

香港整全普及精神健康協會陳玉麟醫生回應調查報告指,情緒困擾者不願向教會透露,反映「不信任」的心態,因此群體接納對他們帶來很大支持,同時避免「用簡約的大前題,以絕對的真理去忽略人性心理的需要,甚至困擾和創傷,很容易便繞過去,這源於自身的驚慌不知怎樣處理。」

教會文化講聖經教導、重視頭腦、壓抑情惑,令信徒遇上精神困擾時難以啟齒,有學者預計新冠肺炎疫情過去後,人的情緒困擾將會好像海嘯式湧現出來。

陳玉麟指,教會是社區縮影有更多情緒病患者,因爲教會講愛心,信徒遇上朋友有問題就帶他到教會,因此教會不可忽略這些情況。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