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詩歌日:失落的語言呼喚人類靈性美善

2023 三月 24日, 星期五 12:57

  (圖:pexels@Tara Winstead)
(圖:pexels@Tara Winstead)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3月21日定為「世界詩歌日」,為這種瀕危語言保育並促進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在中國詩歌有特殊地位以此探究東方文化;在世界局勢動盪之際,烏克蘭戰地女孩之詩給人聆聽種族對生命的體驗;而基督教的詩篇具三千多年歷史,但影響力穿越時空,成為人類共同的靈性補給。

世界詩歌日 瀕危語言發聲機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9年將3月21日定為「世界詩歌日」(World Poetry Day),向全球宣傳閱讀、寫作、出版和教授詩,目的是通過詩歌表達語言的多樣性,讓瀕危語言有機會在其社區內得到聆聽。此外,世界詩歌日也是為了促進詩歌教學,恢復詩歌與舞蹈,戲劇,音樂,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之間的對話,支持小型出版商及在媒體上創造富有魅力的詩歌形象。

世界詩歌日讓公眾了解及加深詩歌文化,有助於理解其他文化、傳統和價值觀,並且能夠配合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詩歌之所以可以聯結起人們,凝聚人心,是因為它的語言易於傳播,有時甚至是直接的。它可以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激勵我們探尋真理、美和愛,甚至在某些時候可以拯救我們的生命。

Like Us on Facebook

 中國詩歌的地位特殊

在中國,詩歌的地位是特殊而重要的,中國的詩歌文化歴史悠久,從唐詩到宋詞,元曲再到近現代的短詩、長詩、現代詩歌等,中國古代和現代詩歌文化構成了中國人民獨特的文化,思想和審美觀。世界各地的人們在讀中國古詩詞和現代詩歌時,探究其中的情感和歴史內涵,更為深刻地理解中國文化。

烏克蘭戰地詩歌 聆聽種族對生命的體驗

在烏克蘭,詩人謝爾蓋·扎丹(Serhiy Viktorovych Zhadan)在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國土之時,發表了詩作《第一次空襲》,通過一位女子的內心矛盾和糾結,詩人描述了戰爭中人們既脆弱又堅強的心理狀態,讓人們更能切實體會戰爭帶來的劇烈震撼,這正是詩歌能夠讓我們在神秘和藝術魅力之間產生共鳴的原因。

《第一次空襲》

街道。一位女子迂迴穿過街道。
她停下。在蔬果店前
她猶豫。
一定要買麵包?沒有了──足夠嗎?──不夠
麵包?
今天一定要買麵包嗎?還是──
明天再買?──
她猶豫。
她盯著。她盯著手機。手機。響了。
母親。她對母親說:媽媽!
沒聽媽媽說什麼
她大喊。
在蔬果店的玻璃窗前;又朝著蔬果店的玻璃窗
大喊
彷彿朝著玻璃窗上的自己
大喊。
拍著手機。
迂迴穿過街道,大喊
朝著她看不見的──難溝通的──
母親。

眼淚。眼淚,再也沒有機會
原諒
她的母親了。忘記
麵包。
忘記。麵包和世上每一個活著的事物。把它拋棄。
把它留下。獨自。

那個早晨
開始了。第一次空襲。

基督教詩歌 滋養人類靈性

基督徒對詩歌並不陌生,因為詩歌在聖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舊約聖經中的詩篇,它是希伯來人的文化寶庫。詩篇包含了一繫列的贊美神、哀求祝福、傾訴內心等主題,被許多基督徒視為靈修讀本。

其中,詩篇118篇5節就是一個充滿信心的例子:「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祂就應允我,把我安置在寬闊之地。」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大衛在面臨困境時向神呼求,並且相信神會施行拯救,將他帶到寬闊蒙福之地。

事實上,詩歌在基督教發揮了重要作用,透過詩人與上帝的情誼感化各地族群,時至21世紀的今天影響力擴散到世界各地,成為人類共同的靈性補給。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