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離婚共同撫養神話 9名子女追憶破碎家庭的成長

2023 六月 21日, 星期三 12:32

(圖:freepik)
(圖:freepik)

據統計2020年香港離婚率為58%,離婚並非一廂情願的事,對子女影響至深,9名成年人回憶童年父母離婚時陷入毀滅性的一刻。

在美國,離婚率從2019年的10%-14%飆升至2021年的34%,科爾森基督教世界觀中心(Colson Center for Christian Worldview)主席約翰·斯通斯特里(John Stonestreet)在《基督頭條》(Christian Headlines)撰文,引述《世界精神病學》(World Psychiatry) 2019 年一篇論文總結部分,離婚和分居對子女出現連串負面問題:增加學業困難風險、較低的成績、較高的輟學率、行為問題、抑鬱症。

離異父母的孩子也「更有可能從事危險的性行為、生活貧困,並經歷自己的家庭不穩定」,並且更有可能出現心理健康問題,而且將問題內化。

斯通斯特里指出,即使孩子的父母在分手後「和睦相處」,離婚的破壞性影響仍然存在,他引述多位專家的觀點:

哈里·本森(Harry Benson)為家庭研究所(Institute for Family Studies)撰文說:「重要的是孩子如何看待離婚,而不是父母認為他們如何看待離婚。」

Like Us on Facebook

這解釋了為甚麼共同撫養整個理念,以為對孩子影響不大,無過錯離婚延續了「孩子們會沒事」的神話,但事實並非如此,離異父母的孩子受傷往往是終生。

兒童權利倡導者凱蒂·福斯特(Katy Faust)最近發表一篇文章,離婚對兒童的影響進行了近距離和個人的觀察。她記錄9名孩子得知父母的婚姻結束時陷入毀滅性的時刻。

回憶父母離婚:悲傷、抑鬱、企圖自殺

文中指,雖然承認成年人面臨的婚姻挑戰往往很沉重,但我們的文化往往忽視離婚給孩子帶來的終生代價,其中許多人認為父母的離婚是他們一生中最具破壞性的事件之一。這9個故事的主人翁現已長大成人,回顧和講述童年的經歷:

一個說:「我無法接受我一半是媽媽,一半是爸爸的事實,如果他們彼此討厭,他們怎麼可能完全愛我,因為他們可以在我身上看到所討厭的另一個人?」

另一位回憶說:「當我哀悼,周一到周五無法見到父親時,我小小的身體充滿了深深的悲傷;到了周五到周日,當我無法見到媽媽時,我哭著入睡。」

另一位年輕女士分享說:「雖然我是成年人,但我還是非常震驚,我對這個世界所有的理解和成長方式都被徹底粉碎了,就像一隻玻璃杯被扔到牆上一樣。」

另一位承認:「我完全麻木了,陷入了螺旋式抑鬱,開始割傷自己,最終企圖自殺!」

離婚就像截肢一樣,即使聖經允許受到配偶虐待、不忠或其他嚴重罪行的情況可以離婚,然而截肢仍是一個事實,需要慎重和全盤考慮後果。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