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信徒家人牧養講座 余勝意籲去到邊就做那裡的人

2023 六月 21日, 星期三 12:42

(圖:pexels@Cameron Casey)
(圖:pexels@Cameron Casey)

基督教協進會6月5日舉辦「移民信徒及家人的牧養與反思」講座,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余勝意牧師分享安息年假期到海外探訪信徒的經歷,勉勵移民者「去到邊就做那裡的人」;香港基督徒尋找英國教會創辦人胡志偉牧師強調以「人、情、世、故」牧養移民信徒與家人;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座堂的李安業牧師認為新移民與本地人以共同禮儀敬拜體現「合一遠象」。

大會主持人、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安素堂主任杜敏玲牧師引用政府數據指,2021年有14,700人申請良民證準備移民,移民熱點包括澳洲、加拿大,英國則有14.5萬人。

余勝意:去到邊就做那裡的人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余勝意牧師分享安息年假到海外不同地區探訪信徒,循道衛理教會信徒最多移居的地方是英國,英國也是循道衛理會發源之地,因此資源較多。移英的信徒分遍不同地方,教會有專責部門的同工聯絡。

此外,有曾經留學加拿大的牧者安排聯絡當地教會,協助移民加拿大的信徒適應生活。余勝意表示,在行程中去了英國、加拿大、澳洲,探訪該宗派教會的人,在每地方逗留1至2星期作為聯絡人的角色,讓當地信徒互相認識。

Like Us on Facebook

他發覺移民者最需要適應是英國生活模式,因為有些弟兄姊妹甚至未去過歐洲已經移民去了英國,對歐洲生活陌生,有些去了英國兩年也未找到工作等。

回港後他關心預備移民加拿大的人,強調整個家庭的心態準備多於忙著處理家當,在牧養層面有些教牧希望移民的信徒在當地有教會,不過未有期望在港的牧者以網上牧養,但會關心留低香港的家人。

其實移民者的壓力很大,一方面家人在港另方面要適應異地生活,余勝意勉勵移民的弟兄姊妹調節心態,思考自己需要甚麼?終極關心甚麼?忠告這群體「去到邊就做那裡的人」。

胡志偉:人、情、世、故vs流動信徒

前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分享2020年10月退休之前已考慮到外地生活,2021年3月與師母移民英國,成立「香港基督徒尋找英國教會」專頁為移民尋找教會。他強調用「流動信徒與家人牧養」為主,這包含關心仍留港的信徒;並用「人、情、世、故」四個字牧養移民信徒與家人。

「人」: 教會慣性思維,牧養人等於推事工,人是身、心、社、靈,幫助移民尋找教會是以人為本。

「情」: 情緒和情感支援,胡志偉提到有夫婦因適應不到英國天氣,其中一方回流香港,移民蜜月期結束便要面對真實世界,建議移民者與昔日信徒繼續聯繫互相支持。

「世」: 世界牧區,約翰衛斯理所言「世界就是我的牧區」,牧養是流動性的,信徒在哪裡牧養就在那裡,不同宗派教會信徒透過網絡得到牧養,只要敞開心靈牧者就能牧養他。

「故」: 分享故事,人的成長是流動狀況,每個人都是朝聖者,教會的角色是朝聖路上的庇護所,幫助人看見上帝。

李安業:同一禮儀敬拜彰顯合一遠象

香港聖公會聖三一座堂主任李安業牧師指出,在聖公會牧區觀念不論信仰的人都要關心,新一波移民潮聖公會沒有在一地方建立華人教會,因為架構上是困難的,海外聖品在另一牧區建立教會屬於越權。他鼓勵信二代參加本地崇拜如當地的聖公會,有很多資源例如食物銀行。

李安業分析信二代的狀況,父母80年代移英自己的團契,大多數圍爐取暖沒法融入當地,信二代在英國土生土長英語已成為母語,因此鼓勵他們參加英語教會。李牧師就安排牧區的教會轉介讓移英者回到當地牧區,不是自己另起團契,新移民與本地人一齊參與同一禮儀敬拜者是「合一的遠象」。

對於當地華人牧養,李安業表示所有英格蘭聖公會牧師有法律責任負責洗禮、婚禮、安息禮拜,雙方面合作運用當地資源加強牧養,而當地的英國牧者有責任反思為何華人沒有得到牧養?他的角色是在當地擔當支援工作。

答問環節:擴闊鄰舍觀念

在答問環節提到關顧留港家人時,余勝意牧師鼓勵信徒,如欲移民通知教會,教會才 能夠回應,例如安排義工為留港的長者陪診。

他並且總結,基督徒的身分是「成為別人的鄰舍」,這不只探望移民獨居在港的家人,社區的鄰舍也去探望。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