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世紀教會:皇帝被逐教皇凌駕政權?

2023 六月 29日, 星期四 9:28

1245年第一次里昂公會議,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在里昂被逐出教會。(圖:維基百科)
1245年第一次里昂公會議,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在里昂被逐出教會。(圖:維基百科)

基督教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事件眾多,本周有天主教熙篤會隱修士聖伯爾納鐸(St. Bernard)在格萊福建立新修道院的艱辛精神,還有第一次里昂公會議,解決聖地基督徒迫害、東羅馬帝國影響的問題。

值得紀念的是天主教熙篤會隱修士聖伯爾納鐸,在格萊福建立新修道院,成為創院院長。該位著名的宗教領袖參加騎士團被派往西託的一座修道院組成新的社區,在建立初期受到政權的巨大壓力,身體健康受損,幸得好友商薄的威廉(William of Champeaux)和修院規章的護航,新修道院取得了快速進展,吸引了大量的教友前來接受伯爾納鐸的指導。

另一個值得紀念的事件,1245年第一次里昂公會議(First Council of Lyons),此為天主教會第十三次的大公會議。這次公會議解決了13世紀西方教會面臨許多緊迫問題,如聖地基督徒迫害、東羅馬帝國的影響、韃靼人侵犯、教會與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之間的問題等。

Like Us on Facebook

這次公會議的突出成果之一是,教皇英諾森四世(Pope Innocent IV)指責參加十字軍東征的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迫害教會,將其在里昂逐出教會,這樣的決定顯示教皇在當時教會擁有權力,以及對信仰的影響力。

回顧基督教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突顯了教會在整個世界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對於了解基督教的演變和影響力都有著重要作用。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