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窮寡婦奉獻的故事耳熟能詳,流堂創辦人陳韋安牧師從新角度分析,耶穌批評文士和法利賽人虛偽行為,但未直接稱讚寡婦,乃針對奉獻者的對象,從而反思奉獻給上帝和給宗教機構的分別在哪?
流堂創辦人陳韋安牧師在周六(5日)崇拜析解窮寡婦奉獻的故事,該段經文(馬可福音12章41至44節)在馬可福音12章38至40節、路加福音20章45至47節之後,顯示耶穌與文士和法利賽人之間的衝突。
他指,文士是讀書人類似現代的秘書長,是宗教的專業人士甚至是祭司,耶路撒冷宗教權力者,有權處理民事訴訟,經營管理聖殿包括稅收;法利賽人是對猶太教律法吹毛求疵、嚴格遵守的人,是宗教愛好者,業餘性質。
聖經說,文士假裝敬虔侵吞寡婦的家產成就自己的利潤,陳韋安牧師解釋耶穌可以是稱讚窮寡婦,也可以帶著唏噓的語氣演繹這件事情,耶穌沒有字面上特別稱讚這寡婦,沒有叫門徒學效她,只是客觀說出一個事實窮寡婦比所有人奉獻的更多。
Like Us on Facebook
這在乎耶穌怎樣理解接受金錢的對象,奉獻給神還是給錢這群文士,耶穌針對的是這群人。陳韋安說:「如果奉獻給聖殿耶穌當然讚好,如果所謂的奉獻只是一群文士集團博取利潤自肥,叫窮寡婦所有的金錢給他們,耶穌就覺得不值得。」
奉獻給神與給宗教機構的分別在哪?陳韋安指:「聖殿需要人正常運作奉獻金錢沒問題,一間教會運作需要資源,耶穌反對的是這些體制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功能,地上的體制純粹為了生存而運作,這只是一間有宗教外表的牟利機構,耶穌斥責是沒有了犧牲信仰的體制,奉獻給這些體制就浪費了金錢。」
反過來說,只要這地方仍然發揮上帝應有的功能,讓人遇見上帝,這地方就配得有奉獻,香港仍然有很多這些的教會。陳韋安總結:「上帝的犧牲、教會的犧牲、弟兄姊妹每一個人的犧牲,讓flow church流堂成為美好的地方,讓人遇見上帝。」勉勵信徒在生命裡建立犧牲奉獻的態度和生活習慣。
他續指出,耶穌譴責文士及法利賽人,然後提到窮寡婦的奉獻,跟住預言聖殿被毀,三段經文連繫一起,陳韋安表示:「窮寡婦的小錢落入了利益集團之後還是化為烏有,奉獻不是為了將來地方有多大,而是讓人見到耶穌基督,這是流堂所做的工作,在香港成為見證耶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