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亮牧師專訪:道風山佛教建築群承傳宣教史

2023 十月 7日, 星期六 11:44

劉文亮牧師與丹麥耶穌像、金燈臺。(圖:基督日報)
劉文亮牧師與丹麥耶穌像、金燈臺。(圖:基督日報)
劉文亮牧師與12陶瓷杯。(圖:基督日報)
劉文亮牧師與12陶瓷杯。(圖:基督日報)
基督教道風山叢林聖殿。(圖:基督日報)
基督教道風山叢林聖殿。(圖:基督日報)

基督教道風山叢林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從港鐵沙田站東面仰望,寺觀式建築群間屹立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為該處的地標,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從沙田站步行約20分鐘可抵達,庭園深深似是避世隱士卻與社區近在咫尺。適逢山上舉行「時間囊開啟暨放置典禮」,本報記者專訪道風山叢林主任劉文亮牧師,揭開這片神秘面紗,透過牧者的視覺見證叢林多元事工的轉變,對社區與教會的服侍。

Like Us on Facebook

踏進道風山,迎來是重簷八角攢尖頂設計的聖殿,建於1934年的中式教堂,散發濃烈中華文化色彩,連同數座揉合中西美學與特色的建築群,成為基督教中國化的地標。從聖殿的另一面穿過中式圓頂拱門進到劉文亮牧師的辦公室,內裡陳設丹麥的耶穌像與金燈臺,展示了基督教信仰的理念。

佛教建築群 宣教式山頭

劉牧師表示,山上的設施使用者九成來自基督徒,大多數來參加退修、工作坊,甚至舉行婚禮。新冠肺炎爆發後成為半開放地方,不少市民上山在這片淨土尋回一片靜,他們也可以使用山上的設施,服事多了非基督徒。

道風山為人熟悉的是東方佛教建築群,創辦人艾香德牧師(Karl Ludvig Reichelt)1930年在此選址仿照佛教建築特色,目的讓人學道可以說是佛式中式的修道院,就是為了一個宣教使命:「向中國的佛教及道教徒傳道」,道風山成為宣教式的山頭,話說早期有不少佛教徒在此掛單,一起生活甚至信了耶穌,更有後來按立為牧師。

承傳艾香德牧師開創性的靈修、宗教對話與文化交流

93年後的今天,道風山秉承艾香德牧師的宏願,發展出四類事工:

1. 靈修事工:提供各種屬靈操練、靈修工作坊、靈修課程、約見靈修指導及退修,其中最備受關注的乃是自1999年由譚沛泉博士開始舉辦的基督教靈修指導文憑課程;
2. 橋樑與對話事工:秉承基督教一主一信一洗一神之定位,「敬守一道以應對萬道」,與其他宗教人士談天論道,了解他們的想法,例如對扶貧、情緒、生死的理解;
3. 生命事工:我們以整全人觀看待人生,關注人的身、心、社、靈需要,例如透過靜食、行山、出海等等活動,服侍基督徒與非信徒朋友;藉此探索簡樸生活、心靈價值與生老病死等等主題,邁向生命之圓滿。
4. 藝術事工:我們重視「器以載道」,由當初的福音陶瓷塑畫,到今天十二心境杯,明陣碟等等,乃是出於畫師與牧師交流合作的成果。

劉牧師解釋,這四類事工承傳艾香德牧師的使命,傳講福音並不單是宣講,他參考中國文化如何安靜默想方式,使之融入基督教的靈修概念,艾香德牧師開創靈修默想方式,用中國人和基督教會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宣講主的道,尤其著重人神關係:「信徒往往只為解決心事來親近神,但是神重視我們心靈本身,看重我們是他寶貴的兒女。」

靈修藝術事工本土化、中國化

道風山的事工既本土化也中國化。劉牧師形容本土化是指地區性處境化,例如「生命事工」著重簡樸安靜;「靈修指導」是引導人朝著這方向,陪伴本地都市人疏理凌亂的心靈。

道風山同時將基督教融入中國文化,他認為中國文化與基督教沒有相衝。道風山一直努力將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結合,把握中國人重視全人生命體驗的意境與宗教境界,領人進入與主相交的心靈世界,如開辦「繪瓷工作坊」將靜觀與手繪陶瓷結合。

近日道風山正在推展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12心境靈修工作坊」,以心境入靈修。經文選自詩篇23篇共6節,每節兩句、每句一個代表詞,例如:「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指向「信靠」;「我必不致缺乏」指向「足夠」;「由信靠神達至心靈足夠」,若然不信人就不安,若然相信就感到足夠,表達一份因親近神而獲至的心境。這十二心境都會燒在瓷杯上,藉以靜觀內在世界,陪伴都市人在凌亂的生活中安頓心靈。工作坊不論任何信仰、年齡,歡迎參加。

道風山百年承傳宣教心

對於事奉上的挑戰,劉牧師思索一會後笑言,在這裡有龐大的空間,如透過藝術事工造福音陶瓷,讓他有很大的空間發展,給他很大可能性尋找傳道的機遇。訪問結束後,劉文亮牧師重申:「93年後的今天,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仍然承傳艾香德牧師的宣教使命,也盼望這傳承能一直延伸到未來!」

後記:位於沙田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建於1930年,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近百年過去今年9月22日山上舉行「時間囊開啟暨放置典禮」解封9件文獻,展示建立時的背景、目的和理念,並重新放置文物讓百年後人了解香港。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