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福音書對耶穌的敘事都有獨特之處,中國神學研究院舉辦座談會,邀請四位聖經科老師闡釋耶穌受苦的不同焦點,如馬太福音描述耶穌受苦是將上帝的拯救帶來,從而探討教會在受苦的處境下如何實踐福音使命。
馬太福音:耶穌受苦將上帝的拯救帶來
張略教授講解,馬太福音提到耶穌受苦有五段講論,其中登山寶訓講公義,馬太描述耶穌是一個義人,在整個歷史長河承接亞伯開始,以至後來的先知因為宣講上帝的道而被以色列人唾棄致死,耶穌在這行列裡面,耶穌作為義人死於當時的宗教領袖之下。
登山寶訓最後講到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若有人因祂受逼迫是有福的,將耶穌基督和公義等同,意即是將上帝的拯救帶來。
馬可福音:君王彌賽亞vs受苦僕人彌賽亞
薛霞霞博士表示,馬可福音有兩個重要的主題:受苦,全書16章佔三分一,縱使馬可福音作者受爭議,她傾向是當時羅馬政府受逼迫的基督徒怎樣面對受苦。
第二個主題流露出對立的情景:耶穌是君王彌賽亞,也是受苦僕人的彌賽亞。第1章1至13節透過三件事介紹耶穌:1. 耶穌與施洗約翰的關係;2. 耶穌洗禮中被宣告是上帝的愛子;3. 曠野四十日勝過撒旦的試探。
Like Us on Facebook
另一例子,馬可福音11章至16章記載耶穌上十字架的過程,第11章耶穌進入耶路撒,人們情緒高漲來迎接,耶穌後來卻成為受苦的彌賽亞。
路加福音:耶穌給人盼望超越眼前處境
余振陵博士提出,路加福音從選材和鋪排都看到耶穌獨特的地方。第一,本書記載耶穌十架七言的三句:「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23:34)耶穌被世人攻擊,卻用赦免的態度面對紛爭,耶穌受苦帶來赦免,這是路加福音獨特的地方。
第二,耶穌告訴十架上悔改的強盗,「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23:43),祂給人的盼望超越眼前處境。
第三,耶穌氣絕的時候向父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23:46)耶穌將靈魂及一生事奉交給父神,耶穌的順服成就主的旨意。
約翰福音:耶穌受苦帶來榮耀和救世的心意
辛惠蘭博士指出,約翰福音其中部分稱為《榮耀之書》,耶穌受苦是祂得榮耀和榮耀父神的時間,因為受苦是祂的使命之一,釘十字架彰顯父神的救世心意。
約翰福音強調父差子來到世界,該書卷的整個敘事使命是描述神愛世界,耶穌釘十字架完成神救世的心意,並且將耶穌的受苦、復活、升天捆綁在一起。
跟隨耶穌付代價:反思是否仍要信耶穌?
在探討教會在受苦的處境下實踐福音使命,辛惠蘭提醒信徒約翰福音就是要告訴受苦的基督徒所信是誰,苦難來到不是要人動搖,是要人記得所信的是神的兒子。
約翰福音也提到苦難令人放棄信耶穌,所以信是要信到底,耶穌一早指出世人要遇到苦難,源於世界恨基督繼而恨世人,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16:33)
余振陵補充,福音書告訴教會前面等待他們的是甚麼,但我們不會逃避,像耶穌一樣堅定向著受苦的前景進發,因為知道受苦背後有神的應許和榮耀。
受苦與敵對的事改變不到,但我們可以選擇帶著一個甚麼心態進入這紛爭,是帶著神赦免的恩典進入受苦當中。
他強調,作門徒跟隨耶穌要計算代價,不是取天堂的入門券,反問大家重新思考是否仍信耶穌?
中國神學研究院8月28日舉辦座談會,主題:「受苦的耶穌——受苦教會的使命實踐」,講員: 張略博士(退休教授,聖經科)、薛霞霞博士(周永健教席副教授,聖經科)、余振陵博士(楊錫鏘教席助理教授,聖經科)、辛惠蘭博士(余達心教席副教授,聖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