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主日」高國雄牧師:好牧人從狼群拾回迷羊

2024 五月 6日, 星期一 8:17

(圖:unsplash@Greg Rosenke)
(圖:unsplash@Greg Rosenke)

復活期第四主日(4月21日),教會傳統稱為「善牧主日」,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校牧高國雄牧師在祟拜指出,耶穌是好牧人為羊而捨命(約翰福音10:11-18),呼籲信徒學習捨棄為主放下自己。

「善牧主日」:耶穌作為好牧人的形象

「善牧主日」是教會傳統中的一個特殊主日,通常在復活期的第四主日慶祝。在這一天,基督徒紀念耶穌基督作為好牧人的形象,照料和保護信徒如同牧羊人照料羊群一般。同時強調基督對信徒的愛和照顧,以及祂作為引導者和保護者的形象。

耶穌自稱好牧人

在約翰福音10章11至18節 ,耶穌自稱是為羊而捨命的好牧人。祂將自己使命中給予羊群豐盛生命的行為與那些來偷竊、殺害、毀滅的盜賊做了對比。

高國雄牧師在崇拜中探討「捨棄」與「放棄」之間的區別,突顯放棄是被動的,而耶穌的犧牲則是主動和積極的,出於願意為更大目的和目標而放下的精神。

Like Us on Facebook

耶穌的身份引發爭議

然而,耶穌的教導和身份在猶太社區引發爭議,約翰福音三次記載猶太人質疑耶穌是先知?從上帝而來?是罪人?(約翰福音10:19-21;7:40-44;9:16)。

高國雄繼而解釋「善牧主日」的意義,這是教會一個重要傳統,落在復活節第四個主日,意即「好牧人的主日」,耶穌強調祂是好牧人並非僱工,好牧人顧念和保護自己的羊,突出了牧羊人與羊之間的親密關係,類似於耶穌與父親之間的關係。

耶穌普世的愛

耶穌宣示自己還有其他不在圈內的羊(約翰福音10:16),強調祂的愛超越特定群體,包括所有人類。高國雄指出,耶穌與羊(人)的關係不僅僅是針對被揀選的一群,而是適用於所有人。上帝的愛涵蓋了好人和不那麼可愛的人,就像太陽照耀著好人也照耀著邪惡的人一樣。耶穌強調必須引領所有人,讓他們聆聽祂的聲音,並共同成為一個群體,歸屬於同一位牧人,不論是外邦人還是被揀選的猶太人,都成為一個群體。

高國雄說:「我們覺得自己的眼光、理解和價值觀高過上帝的計劃,最難接受不是上帝是否愛你,是上帝愛你之餘也愛你認為不藉得愛的人,甚至你覺得這些人不應該去愛,但上帝一樣去愛他。」

耶穌是好牧人,祂的言行證明了這不僅僅是口頭上的宣稱,而是通過真實的犧牲,祂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捨命。

好牧人從狼群中拾回迷羊

高國雄指出,好牧人捨命的原因在於「好牧人捨命,從狼群中拾回了迷失的羊;耶穌基督捨命,從邪惡世代中魔鬼手上拾回了失落了的我們」。

今天,耶穌的死亡、埋葬、復活和升天告訴我們,生命同樣需要經歷死亡和埋葬,才能得到復活和升天的力量。我們應該效法主耶穌的豐盛經歷,認識到救恩最獨特之處在於耶穌降臨到世上成為我們的榜樣。高國雄強調:「信仰不僅僅是頭腦的知識,我們需要像主一樣學習在生命中的捨棄,為主放下自己。」

約翰一書3章16節指出「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