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指第一代,從華人地區遷移至異邦的華人,仍以中文及中華文化為主。
「1.5」是指隨第一代到異邦的兒女,他們對中文及中國文化有基本認識(這要視乎他們遷移時的年紀及家人對中文教育是否看重),但也接受了當地的語文及文化。這1.5代可說是華人文化及當地文化的橋樑人物,但他們也被兩種文化邊緣化,在兩代及兩種文化中尋索自我的身份及定位。
「2」 指第二代,他們的膚色雖然是黃色,但內心及思想卻隨了當地人的顏色,或白或黑。這些華裔雖然是華人,但已遠離了中國語言及文化,與當地文化認同,或被同化,有些甚至不想稱自己為華人。
作為華人教會的領袖,我們多是從華人地區遷移至現有國家,我們如何能建立一個強健的教會,如何能留得住我們的1.5代及第二代。
美國有一間以移民為主的教會,領袖們皆認為中國有數千年的優秀文化,青年一代怎能不學中文,怎能不講華語,透過聽華語講道會使年輕人的中文進步,因此堅持以中文講道,結果青年人都不肯來教會。
印尼有一間華人教會,多年來皆以第一代為主,因此以福建語及華語作為教會主要傳講信息的語言。但眼見第二代不斷流失,講台的語言漸改用華語翻譯作印尼語,可是每次聚會冗長又超時,不單不能吸引操華語的第一代,青年人也逐漸流失,兩面不討好。
Like Us on Facebook
這情形也發生在北美及澳紐不少教會。第一代移民沒有福音的敏感性,只想兒女多學習中文,保持了一點中國文化,卻因此失去了福音的吸引力,不單1.5代的青年不想留下,當然第二代的華裔都不願留在教會中,更談不上會帶朋友來教會了。
中文學校的角色可分作兩個層面看,其一是馬來亞式的中文學校,即是在社會中有辦學的社團籌辦一個正規的中文學校,有整全的訓練,這種社會教育路線有助華文教會發展,但若是北美式的中文學校,只在週末學習數小時,或印尼式的家庭中文補習,不能塑造中文文化及環境,華文教會便得順應這些環境而不要勉強下一代的華人要以華文作為教會的語言及媒介,因為這樣做,反而流失了1.5代及第二代。
我們應在文化的保持與下一代的信仰及靈命兩者中選擇,要那一方面為優先!
教會增長之父馬盖文的增長理論中有一條:「凡人皆不想跨離自己的單元到別的單元中信主及參加教會。」若我們的1.5代或第二代不以中文文化及語言為基礎,他們算是另一單元,教會的發展可以循著他們的需要,成立不同形式的崇拜,不必一定要歸納在第一代裡面,這樣就不會違反了教會增長的原則,避免使1.5代及第二代流失。
我們應當如何挽救這種的流失?
1. 教會應趕快從雙語崇拜改為單語崇拜,避免翻譯,要為第一代的信徒設一堂崇拜,為第二代的青少年,用他們的語言及方式另設一堂崇拜。要注意的是真理不能改變,但崇拜可以有不同表達的方式。
2. 塑造一間屬於第二代的教會(Ownership),不要讓他們有二等公民之感覺。例如時間的安排及地方的運用,要使他們覺得教會看重他們,他們是教會未來的領袖及棟樑。
3. 切忌用第一代牧者牧養第二代青少年,宜用1.5代青年為牧者,因他們可在兩個文化中搭起溝通的橋樑。
4. 塑造了一間第二代有歸屬感的教會,這教會必是一間有吸力的教會,因為這些青年會為所屬的教會摆上,他們會自動去帶人來教會,他們不會覺得去教會是由於父母的勉強。
結語:
華人的宣教人力需要年輕化,但徵召青年人參與宣教乃基於華人教會青年化及動力化,華人教會若不能留住青年人,華人的差傳事工怎能推動青年參與呢?
本文轉載自《華傳路》第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