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剛發表任內第二份財政預算案,由於近期財政收入有顯著的改善,於是估計的四百六十六億元赤字變成了一百二十億元盈餘。唐司長重申政府的理財哲學,以「市場主導、政府促進」的原則,配合市場發展,為工商界提供有利平台,從而積極推動經濟增長。
整份預算案的基調是穩定和發展,表達政府致力滅赤,以節流手段控制政府經營開支。唐司長強調「扶貧」絕不等於「派錢」,因此政府須審慎運用資源,藏富於民,不可胡亂「派錢」。筆者也贊同直接向貧困人士提供金錢援助,並非脫貧的最佳方法。對中產而言,預算案不提供任何實質的好處,有子女負擔的父母可享受子女免稅額的調整和放寬父母免稅額的申領年歲;然而仍要供樓的中產家庭卻要面對差餉和地租的增加。
也陪藆q長要為將來競逐特首鋪路,他刻意迴避爭議性大的課題 : 一就是醫療融資,另一就是開徵「商品及服務稅」。歷任財政司司長,由曾蔭權、梁錦松至唐英年,皆看其任內不是合適時機實施有關安排。2002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及政府未來就公共醫療服務的融資及財政穩健進行研究,可惜發展至今,仍未見社會有廣泛與充分的討論。隨著本港社會人口年長化,如不及早面對及處理問題,只會使下一代承擔醫療融資,付出更大的代價。有關開徵「商品及服務稅」,也是一樣,不能視乎經濟好與壞才作決定。負責任的政府官員,應毋懼爭議,敢於面對,把有關政策的強弱陳述,供公眾討論之後作出定案,才是長遠之計。筆者慶幸唐司長從善如流,不建議在大嶼山發展計劃內,以開設賭場來推動旅遊。
Like Us on Facebook
整體而言,此份預算案保守務實,正表達「不求有,只求無過」的政治現實;也许特區政府須要深化研究、長遠規劃、廣泛諮詢,才能有效發展本港經濟。
轉載自“教會更新”的每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