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的再思

「基督宗教在華教育」國際研討會專題報導(二)
2006 三月 14日, 星期二 22:03

接續來自香港的李志剛牧師以及邢福增博士的報告,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吳梓明教授發表了「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的再思」論文,將中國基督教教育的歷史演變放在宗教與社會的互動上,以及進一步以「全球地域化」的概念來檢視中國的基督教教育,如何塑造出具本土特色的教育。

吳教授說,美國學者費正清(John Fairbank)的沖擊-回應(Impact-Response)的研究典範,闡釋基督教來華的歷史進程。意思是說西方傳教士來華是將沖擊帶來中國,往後中國的改變便是中國面對西方沖擊後的一種回應。不過吳教授卻以相反的方向來看,他視傳教士將基督教教育搬進中國來,但在中國,基督教教育卻遇上了中國文化及連串社會運動的沖擊,因而作出自我調適和改進。吳教授認為,這些變革不單促使中國基督教教育脫離西方傳統基督教教育的模式,更使它逐漸邁向現代化、具本色化的基督教教育。

Think globally, Act locatlly

除此之外,他也應用近代學者們常用的「全球地域化」一概念來檢視中國基督教教育的本色化過程,基督教運動是屬於一種全球化的運動,正因為基督教會從起初所接受的大使命是「你們要往普天下去,將福音傳給萬民聽。」(馬太福音28:19)

若從全球地域化的觀點上看,必須「既是普遍化、又是特殊化;既是國際化、又是本土化;既是一體化、又是多元化」。真正的「全球化」就應是「既有全球化的視野,又有地域性的關懷。(Think globally, Act locatlly)。

Like Us on Facebook

吳教授總括說,若是從「全球地域化」的角度看中國基督教教育的話,也是不能完全否定本土的文化,中國基督教教育必須滲入中國文化的元素,才會成為真正具中國特色的基督教教育。

信仰的啟蒙或教化?英國和加拿大長老教會在台宣教初期教育之工作探討

3月10日,下午部分的「台灣地區」研究,先由台灣神學院鄭仰恩教授發表「英國和加拿大長老教會在台宣教初期教育之工作探討」。鄭教授指,自19世紀下半葉起,英國長老教會和加拿大長老教會分別通過醫療、傳道、教育、社會服務、文字傳播等工作在台灣開啓一波帶有「現代化」特質的宣教工作,這兩個宣教運動成果自1912年起因共同組織「台灣大會」而逐漸匯聚成流,成為現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前身。

綜觀歷史,長老教會不管到何處,總是將教育當作首要工作,這成為教會參與「台灣現代化」的主要媒介。教會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教育過程,藉著論壇、聖經研究、團契聚會、退修會、主日學、家庭分享等媒介來傳遞信仰內涵。更有系統的教育工作通過特定的教育機構如幼稚園、中小學校和大專院校等。

此外,不管南部或北部,台灣最早的教育機構都是為培育傳道人才的神學教育而設立的,兩位主要的它甯O英國長老教會的巴克禮牧師和加拿大長老教會的馬偕牧師。而馬偕牧師在宣教過程中很早就提出了「本地化」的原則。他提出宣教師必須認同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北部最早成立的神學院是馬偕除了講授聖經與教義外,也兼授各種現代學科,包括地理、動植物、礦物、物理、化學、生理衛生、算術、醫學、音樂和體育等。

鄭教授總結說,綜觀英國和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宣教初期,南北兩地宣教師所從事的教育工作,可以察覺這些工作所具有的現代化特質和原創性的教育文化。不過,在教育理念和實際運作上,這些工作的成效是兼有「啟蒙」和「教化」的意涵。

當天最後一個部分由著名德國《華裔學志》的負責人Roman Malek神父,透過簡報的形式,展出多幅珍貴的圖書資料,來介紹中國典籍中的耶穌形象,有助推動中西交流文化。

整個「基督宗教在華教育的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在3月11日,由港、台兩地學者發表香港地區及台灣地區的中學研究後圓滿結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