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屆港九培靈研經大會於8月1日至10日在九龍城浸信會盛大舉行。這是香港最大的跨宗派培靈會,期望能帶動香港以至華人地區信徒的讀經和研經氣氛。今年大會更特意安排講壇華粵語翻譯,讓華語及粵語聽眾一同領受神寶貴的話語。本報記者採訪了第一次作為港九研經會的講員,來自台灣的吳獻章博士:
記:這次擔任講員有什麽感受?
吳:大會在三年前邀請我,當時我對港九研經會還很陌生。我在台灣講過幾次研經會,但對香港完全不熟悉,還不知道研經大會參加人數這麽多。後來知道有幾萬人參加,才感到當初不應該答應這個聚會,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啊!
台灣的研經會完全仿造香港的研經會。我從來沒有在香港講過道,這次來了很開心,因為可用國語自由講道,是神給我的恩典。盼望這次培靈會如何在香港造就香港信徒,亦同樣應用在台灣。
這幾年想到這個聚會,就想到香港、台灣和大陸。77年之後回流,再次加入國語,我覺得這個有屬靈的意義。香港、大陸和台灣,兩岸三地的關係,大概只有福音可以合一、可以把三地聯合在一起。政治不能解決兩岸的問題,因爲政治的本身就有問題,比如光是台灣的政黨就分裂,若要跟大陸聯合就更難。
這次來香港,我盼望上帝藉著基督徒合一,可以提供兩岸三通、能夠在靈裏合一的模式。讓福音可以進入中國,也希望透過中國往普世傳開去。
Like Us on Facebook
記:可以分享您講道的主題和從神那裡得到的領受嗎?
吳:我的講題是「工人和工作」,盼望用聖經的人物,通過他們所在處境,看看神用他們的原因,同時呈現出每一本書的神學。我的背景是聖經神學,我將會沿著救恩歷史的發展的角度,從摩西、大衛、詩篇、以賽亞書,一直講到基督論,最後一篇會講到保羅,放在主題「工人與工作」下。我在神學院教書,我的負擔是造就工人,希望上帝的工人能夠被主得著,被主使用,成爲宣教、事奉、牧養的工人。
至於在神的領受,舉例說,我最近把題目改為講詩篇13篇,我越講越覺得難啊!我本來是以人物爲主,後來發覺我講了歷史書、先知書,就是沒有詩篇智慧書,就講詩篇23篇,因爲裏面很多舊約的屬性都統統涵說A23篇在我最近的遭遇中也安慰了我。
這些道我在台灣的不少教會都輪流講過,我把重要的東西串起來,然後掛在「工人與工作」下面。我發現這些話應當適合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人來聽的。
記:您剛才講到「回流」,可以多說一些「回流」意義嗎?
吳:大陸有30萬台商,台灣的農產品可以直接銷入大陸,在工業、商業、文化的交流早就有,但在福音還沒有。有的就是私下在部分家庭或者三自教會在做,很多台灣傳道人到大陸去培訓人,也有很多香港人去,但在城市公開的還沒有。比如神學院的裝備還能有一點點的交往,但是談到栽培、訓練就沒有。
我認為在神學院方面有很大發展的空間,所以盼望回流,能有更多的機會交流。以香港做基礎,讓台灣和大陸在十字架的救恩下合一。
英國和美國是合一的最好的例子。他們在1777年打仗,照例說應該是敵人。但奇怪的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包括伊拉克戰爭、波斯灣戰爭,兩國都站在一起。爲什麽這兩個國家在美國獨立的時候還是敵人,但在兩三百年來,兩國仍然難兄難弟的站在一起﹖我發現重要的原因就是:傳道人和教會。
在1776年前後Jonathan Edward, Wesley,他們因爲有教會,所以在美國和英國兩邊跑。他們那些傳道人,在兩邊有約的觀念,所以不會因爲政治的分開而產生民族之間的分開。
英國和美國經過300年來,什麽大的事情都站在一起。我覺得教會扮演的角色就是這樣;台灣跟大陸也是應該如此,至少在精神上可以有合一。實際上只有基督可以把這個牆衝破,如以弗所書2章所講的。
後記:
採訪的當天禱告會上,吳博士讀出腓立比書2章1-5節的經文,他說選這段經文就是與合一有關。「分開的問題從該隱和亞伯開始。人離開了伊甸園,只有十字架的救恩可以把伊甸園分裂的人聯合在一起。所以兩岸合一不能單單看政治,只有兩邊有相同的信仰,相同的基督論,才有美的見證。」
「所以,在基督裡若有甚麼勸勉,愛心有甚麼安慰,聖靈有甚麼交通,心中有甚麼慈悲憐憫, 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立比書2:1-5
這是吳博士的盼望,相信也同樣是所有香港、台灣和中國人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