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專訊】在美國歷史上,小布殊是以極淺的政治資歷贏得選舉的一位總統。雖然在國內經濟與國際事務的施政上,迄今尚未獲得大多數美國民衆的肯定和認同,但他恐怕是近代美國總統中相當勇於表達個人信仰的一位。他曾在競選中毫不掩飾個人的呼召與信仰,就任總統後,也勇於在公共場合祈禱,並公開談論信心、使命與美國的基督信仰遺産等話題。
這也是促使斯蒂芬•曼斯菲爾德從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切入——小布殊的信仰,完成《活出使命: 布殊總統的信仰》這本人物傳記。書中闡述在經歷生意失敗、婚姻危機、酗酒的問題之後,小布殊如何扭轉人生,獲得成,他的信仰是什麽、他的信仰對國家造成什麽影響等。
布殊生長的時代,正值美國人信仰跌入谷底、追求物質、高舉科學、人本主義。雖然自幼受洗,卻和多數的美國人一樣,只是個掛名的基督徒。成年時期面臨生意失敗、婚姻出現危機,直到和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師相遇,因而改變了他。
出任總統第一天,就舉行了一整天的禱告活動,並且立即刪減了聯邦墮胎預算。同時,他簽署一項命令,要求建立新政府的倫理道德規範。該命令要求新政府的員工「維持廉潔的最高標准」,也提出特別條款,禁止將辦公室當作私人獲利的地方,「凍結」一切與公共職責相沖突的金錢利益,禁止任何歧視行動。有些人認爲他上任的第一天,代表著這個國家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Like Us on Facebook
「這是一種命定,將我推上現今的職位。希望我的任職乃是在回應某個美好的目的……,因此我要全然倚靠那位一直保守我、祝福我的上帝」,他公開表明自己擔任總統職位,是蒙掌管人類曆史的上帝所呼召,同時也談到美國的創建完全是上帝的作爲。他和英國首相分享聖經經文,和俄羅斯總統談論十字架,和馬其頓總統一起跪下禱告,告訴土耳其領導人他們兩個會建立良好的關系,因爲他們都信仰「全能的上帝」。更加特別的是,小布殊總統還嘗試運用信仰和宗教團體來解決國家問題,這可是美國近代絕無僅有的情況。
布殊就任期間發生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911,也是他作爲美國總統最重要的工作——反恐,這事也可能是引來最多爭議的。書中提及他堅持包容立場,談到伊斯蘭教良善的一面,將伊斯蘭教與恐怖主義劃清界限,勸誡大家要善待美國境內外的穆斯林。此舉和其他宗教人士的看法不一致,也因此被質疑信仰的純正性。
布殊在任期間,處理公共事物方面引起很多議論,但是人們對他個人的品德還是極爲贊賞。
本書的譯者林淑真在序言如此說到,「這本書之所以精彩,不是因爲書中主角是當今世界最有權力的人,而是因爲書中主角所信仰的是宇宙間最偉大的創造者」。他認爲,许多人以各種看得見的事物分析小布殊的當選,但是本書作者跳出這個限制,「你會看見他所信仰的那位上帝是如何信實,敬虔人的後裔是如何的蒙福。你會知道一個信靠上帝的人,可以如何置身於一個不信的世界。最重要的,你會看見上帝如何在平凡人身上成就他不平凡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