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息】最近一期華福刊物《教牧分享》以「領導」作主題,分享不少教牧同工關心或正在為之頭痛的教會領導問題。
不少香港教會疲於處理主任牧師、執事、同工及會友間的人際衝突及紏紛。台灣台北靈糧堂的主任周神助牧師撰文分享教會領導的「藝術」。
他認為不同教會或宗派有不同的領導模式,或訂明於章程、或因循傳統;或主任牧師領導、或長老執事主持,各有優劣,但最重要的是如何順利轉型為較理想的領導模式。
台北靈糧堂經驗看領導的藝術——如何避開領導權之爭?
他分享在台北靈糧堂牧會30年的經驗,此教會曾因為領導模式和決策模式而引起嚴重衝撞與分裂。
周牧師接手教會後,雖明知教會章程有可改善之處,卻願意採取尊重態度,不立刻提出修改章程,反先著手與同工建立愛與信任的關係,讓執事明白他「為神、愛教會而別無所圖」的心志。有了這關係後一切都能更順利進行。
他又看傳道同工與信徒領袖的關係不是立法與行政、或董事長與總經理的關係,乃「同工」的關係。領導人是以生命和恩賜的老練來決定,以致大家「彼此能領導也能被領導,能順服也能被順服」。
他強調以神的權柄為教會最高的權柄,順服神領導的主權,假以時日權柄自會向聖經的模式移動。
Like Us on Facebook
周牧師在牧會前十多年對各種教會的決策,包括教會建造、敬拜、禱告、牧養,甚至購地建堂的方向細節等都採取「先妥協、讓步」的態度,然後「在讓步中爭取,在爭取中妥協」。他發現雖發展速度稍慢,但「幾乎沒有一件該作該改的作不了,改不了」,令人鼓舞。
作為領袖,周牧師說:「這十餘年來,我不敢稍為得意忘形,反而恐懼戰兢。」
「我知這不是權利,而是更沉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