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牧者談中國宗教自由及奧運福音契機 訪問顧奇偉牧師

訪問二:美加華人浸信會聯會書記顧奇偉牧師
2008 四月 17日, 星期四 14:40

【本報消息】萬衆期待今年8月舉行的北京奧運會,中國的宗教自由及福音契機成爲基督教談論的重點。爲展示海外牧者及基督徒對中國奧運的期望,本報採訪了多位海外華人牧者以及信徒。這次我們採訪的是美加華人浸信會聯會書記、紐約南塔光浸信會的主任顧奇偉牧師。

北京舉辦奧運引起海外媒體對中國宗教自由的負面報道。對於中國的宗教自由你是如何看呢?

顧:首先中國宗教的概念和西方教會的理解不同,要雙方達到統一的定義才有可能。從中國信仰自由的程度來看,有很大進步的地方,也有原定踏步的地方。西方教會生活在原有的文化背景中,自然享受更多的自由。但是你去問問中國人尤其是大陸的不信神的人們,他們只是滿足在吃飽喝足的層面上,什丰s信仰自由,他們根本不關心,既使是中國的基督徒也有不同的理解。

我們作為海外的基督徒曉得領受過正在經歷著信仰自由,如果說有沒有國際的標準,聯合國有人權宣言有說法,可我們更喜歡聖經有關信仰自由的真理原則。客觀而說,中國的信仰自由正在改進,或者需要不斷的改進,中國政府和宗教學者正在研究制訂一些宗教信仰的法規,思想方法有所開放,就是向著那個方向前進,不管進步大小,總算有意思改進,西方人不必希望一天之間改變一切。

Like Us on Facebook

因為國內外的媒體宣傳可能多少都有欠公正的時候,因為唯獨全能的上帝才是掌握宗教自由的標尺。只有到基督福音傳開的時間,才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是的,真正的基督信仰不是鴉片,大陸的人開始有所認識,那裡的基督徒默默無言地幫助社會進步,基督信仰的真諦是不管什中H叫他們都有機會聽見福音,正統的基督信仰應該是有利於社會進步,有利於社會穩定和諧,這個課需要時間的考驗,不會一夜改變人們的觀念,因為我們的上帝在工作。

另外基督信仰是政教分離的,人們如果不太理解,給他們時間去經歷罷!基督徒應該為宗教自由的完全實現來同心禱告,在全世界都是一樣。海外的中國人(包括基督徒)都希望國家昌盛,信仰自由,也是在北美華人對真實盼望,不過宗教自由不應該包括給異端邪說任何自由。這才是聖經的原則。

對於北京奧運為傳福音的契機,你是否亦有同樣的盼望?是否在爲此預備或者參與?

顧:奧運會是世界性的體育比賽,而傳福音是基督徒本份之一,不是只有奧運會的時候才能傳福音的。好比今天在中國內地有好些基督教書刊書店一樣,滴水穿石,潛移默化需要時間。我感到,基督徒可以從保羅傳福音不分國境語言膚色的特點學習課,奧運會期間當然可以傳,正統的基督信仰對於國家民生經濟發達都有好處,歷史將證明這一點。我們看見奧運會的歷史和人類進步有關係,但不見得和宗教自由的氣氛改變有密切相關。中國人需要靈性的東西,只有聖經中的道德觀才能融化剛硬的人心,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最後祝愿奧運會成。

顧奇偉牧師,美南浸信會東南浸信會神學院神學碩士,南京金陵神學院神學碩士,曾任華東神學院舊約教授,畢業於上海國際外語大學,科技翻譯學會會員及助理工程師。從1983年底以來,他得到神的奇妙醫治以後,奉獻全身心擔任義工傳道和全時間傳道,馬不停蹄地為主傳福音。他了開創北卡第一浸信會國際學生團契,按立為牧師。

留意下期報道,本報將繼續追訪海外華人牧者、信徒對奧運的期望及心聲。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