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进7月第1周,基督教历史上出现多位著名人物,在圣诗、基督教大复兴、南非宣教影响后世。
罗伯茨:圣诗纪念美国独立百周年
第一位是19世纪罗伯茨(Daniel Crane Roberts)为著名圣诗《我们祖先的上帝》(God of Our Fathers)填词,于1876年7月4日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他是圣公会牧师,曾为俄亥俄州步兵在美国内战时期参军。
在美国独立百周年纪念之际,罗伯茨匿名提交该首赞美诗,最终被接纳,并且成为纪念活动颂唱的诗歌,其后圣公会决定出版全新的赞美诗集,包括该诗歌在内。
爱德华滋:讲道复兴罪恶之城
第二位是18世纪美国大觉醒运动领导者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1741年7月8日在康涅狄格州的恩菲尔德城(Enfield, Massachusetts, later Connecticut)宣讲著名讲章《落在愤怒之神手中的罪人》(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
事缘于卫理公会创办人乔治· 华菲德(George Whitfield)点燃复兴之火烧遍新英格兰地区,但被视为邪恶之地恩菲尔德城(London Borough of Enfield)的人民毫无罪疚感,一群牧师因此召集了特别崇拜,邀请爱德华滋当讲员。
爱德华滋宣讲申命记32章35节︰"他们失脚的时候近了。"强调上帝随时有能力将恶人投入地狱,而且容易做到,人的手怎样强大也没有力量抵挡上帝,摆脱祂审判之手。
当时会场男女一群一群站起来在地板打滚、哭声震天,有些人紧紧抱住教堂的柱子和栏杆,好像感到自己的脚滑跌正往地狱沉落灵魂失丧,不断向上帝呼求怜悯。 整整一夜恩菲尔德城如同大敌当前,几乎每一幢房子里都能听到人们的呼喊,求上帝拯救他们。
爱德华滋这场讲道复兴了恩菲尔德城。
施密特:建立南非第一个宣教站
本周也是摩拉维亚(Moravian)传教士施密特(Georg Schmidt)的周年纪念日,他在非洲布道闻名,将荷兰语圣经读给科伊科伊人,教他们阅读和写作,也教他们种植和播种。
施密特1709年9月30日出生于德国库内瓦尔德,是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16岁时归信基督教。1726 年,施密特徒步前往德国的赫恩胡特,开始准备成为摩拉维亚教会的传教士,1728年被派往波希米亚(今捷克共和国),因在该国违反罗马天主教法律不许私人宗教会议发表演讲,被监禁六年,两年后获释。
施密特于1736年12月4日航行前往南非,1737年7月9日登陆南非桌湾,翌年带著11名男性、12名女性、4名幼儿搬到Baviaanskloof建立南非第一个宣教站,在那里盖房子和菜园,当地妇女种植物、男子狩猎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