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艾瑞里12月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不知道中國政府在布殊總統訪華期間對大批異議人士進行了打壓。
會上一名記者提出,根據幾個國際、中國人權組織及大量新聞媒體的報道,布殊總統早前訪華時,中國當局拘捕、軟禁了上百名異議活動人士,或以其它手段禁止他們表達意見;而就在布殊總統參加缸瓦市教堂的禮拜時,至少30名希望向布殊表達人權和自由呼聲的信徒在趕赴教堂的路上被逮捕,但美國政府對此卻沒有任何公開表示。
艾瑞里回答説,他從來沒看過有關這些事件的報道,而人權問題一向以來都是美中對話裏的重點議題:「我想,你也很清楚,美國政府在中國人權問題上一向直言不諱。只要我們相信發生了會對所有人——也包括中國人,理應享有的基本人權造成侵害或踐踏的事件,我們就會加以譴責。」他又表示,宗教自由問題是美中之間一直都定期探討的問題。
他最後承諾對記者所提的狀況加以瞭解,必要時會作出回應。
此前據多方媒體報道,布殊總統11月19日抵達北京,展開對中國的40小時訪問之前,中國政府對家庭教會領袖、民運人士、民主作家、維權志願者、律師等與政府意見有衝突的人士進行了大規模的拘捕、軟禁、監視、或強行遣送離京。這些人當中包括中國家庭教會領袖張明選牧師、蔡卓華牧師案件辯護律師張星水、家庭教會信徒華惠奇、齊志勇等。他們在布殊結束訪華後陸續得到釋放,但具體情況仍不得而知。
而陪同布殊訪華的美國國務卿賴斯,則在行程中對記者表示美國政府會關注中國對這些異議人士的打壓,並就此向中方「大力」抗議。不過《芝加哥論壇報》報道説,賴斯此番承諾之後,美國國務院和政府並沒有公開作出任何舉動。
美中第二回合高層對話將在今明兩天(12月7、8日)於首都華盛頓舉行,分別由美國副國務卿左立克、中國副外長戴秉國領軍。這一對話第一回合的内容包括經貿、人權及民主改革的議題,而關於第二回合的對話,艾瑞里在昨天答記者問時表示將涉及「非常廣泛而富有戰略性的」議題。
-
印尼Arise領袖高峯會啟動 呼籲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為期四天、旨在動員亞洲新一代基督徒領袖投身普世宣教的「Arise領袖高峯會」(Arise Leadership Summit)於週一在印尼開幕。開幕式以多彩的文化慶典、敬拜,以及以「亞洲興起為宣教力量」為主題的專題演講拉開序幕。
-
從聖經看21世紀門訓契機 牧者籲華人教會培育在地宣教力量
在近日舉行的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上,於宏潔牧師向與會牧者發出呼籲:華人教會應當把握門徒培訓與屬靈傳承的契機,讓下一代信徒成為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士。
-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兩年前(2023年),83歲的唐崇榮牧師在美國舉行他最後一次告別福音佈道會,並許下承諾:若再踏上美國土地,必將攜印尼音樂家同行。2025年7月,從印尼腹地到日本東京,再橫跨北美大陸,這一承諾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圓滿實現。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