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杂志《海外校园》,2006年将在现有的事工基础上新开拓7个项目,进一步打开事奉海外中国学人的道路。
《海外校园》网站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表示,他们在2006年,除了原有的出版、培训及宣教事工外,还将于6月开拓《海外校园》欧洲版,首版印刷1万3千本,使《海外校园》得以在北美、欧洲及创啓地区同步发行。此外,他们还将新出版二十种福音单张、编写小组查经教师资料、增加创啓地区写作人才的培训班,并将网页更新改版,更好地发挥资源站、教师站和作者站的作用。
此外,在培训部,欧洲校园培训地区将在现有的德国之外新增英国,与欧洲当地华人教会合作培养人才的"中宣接力"团队也将进一步扩大。在宣教部,明年1月14日将于圣地亚哥举办"回教宣教特会",邀请伊朗牧师Ramtin牧师主讲。
《海外校园》1992年由美国校园福音团契创办,宗旨是"藉文字、资讯、及培训,在华人知识份子、特别是中国学人中,传扬耶稣基督福音,塑造基督徒的灵命,培育校园事工人才,传递福音进中国、福音出中国的宣教使命"。《海外校园》杂志内容灵命、生活、事奉三者并重且互动,杂志社同时与大使命中心、使者协会、校园书房出版社及加拿大校园团契合作,出版一系列基督教书籍。《海外校园》还在北美、欧洲等地多次举办培训营会,并为鼓励教会参与宣教事工举办一系列祈祷会和培训课程。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