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予健牧师以信仰角度论"政治正确中的不正确—西方现代意识中的傲慢"

基督徒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起来征战
soc_20060908_society_24074_3.
在西方社会用字要很谨慎,尽量避免用"政治不正确"的词语。比如要用“Chairperson” 而非“Chairman”;“Africa American”而非“Blace”;“Holyday Tree”而非“Christmas Tree”;更甚的当人以基督徒身份就政治议题发言时候立即被指责为"政治不正确"。何为"政治不正确"和"正确"?

洪予健牧师上周五晚在"基督教信仰与文化"讲座上,从信仰角度论述了"政治不正确"其后意识形态的本质,尖锐指出其后的"不正确",同时指出撒旦的手法万变不离其宗,鼓励信徒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在这属灵战争中取胜。

如何看当今的西方社会

洪予健牧师表示,当保守的福音派基督徒惊呼西方社会弃绝传统基督教价值,社会日渐沉沦之时,西方一大部分知识菁英却自我感觉越来越好,自认具有启蒙使命感,要清除传统的西方文明中心意识。于是他们确立了自己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新宗教,他们的旗帜上写著崇高的诉求——解放、平等、宽容、多元、自由,并认爲只有沿著这条政治正确 (Political Correctness) 的路线才能达成社会进步的目标。

政治正确在西方社会的兴起与普及

据多维百科全书"政治正确"作爲现代语言起始于俄国10月革命,党所奉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上世纪 70-80 年代,"政治正确"观念在西方社会流行起来,其表现首先是修正传统用语,改变一些实质上是白种男性文化霸权主义的表现传统用语。

"政治正确"的目的是,从多元文化主义的立场著手,消除一切因著种族、性别、性取向及人的宗教、政治、道德、行为、贫富的不同所造成的歧视。

圣经价值观被指责为政治不正确

政治正确也为建立一个平等没有歧视的世界,但是却视基督教信仰为"政治不正确"。圣经中关于上帝、基督及其启示的绝对真理性宣告,被指为"违反宗教平等、多元的原则";关于世人都犯了罪,需要悔改,接受耶稣基督的拯救的教义,被认爲是"宗教狂的执著,是对人性自主、自尊的冒犯"。

同时基督徒的言论和行爲也被认爲"政治不正确"。基督徒在各个行业中为神作见证和传福音,被称爲"违反政教分离的原则,不应该将个人信仰带到公共领域中";关于男女性别差异、传统婚姻定义、丈夫妻子角色不同被称爲是"历史上大男子主义、大丈夫主义、同性恐惧症的遗传,违反了性别、性取向、性自主平等的原则";关于反堕胎反安乐死,生命价值神圣的立场被称爲是"妨碍了人对自己生命及身体的自主权、选择权"。

政治正确中的对与错

圣经说"人种的是甚么,收的也是甚么",洪牧师指出"政治正确"所收的结果。

首先"政治正确"本身就是自义与自欺的矛盾,其产生的结果与愿望也是矛盾。他引用Joe Wright牧师1996年在堪萨斯州参议院开议的祷告反映政治正确是运用语言来自欺:

"我们敬拜钗h神,称它为『多元文化主义』;我们为堕落辩护,称之为『另种生活方式』;我们鼓励偷懒,称它为『社会福利』;我们谋杀胎儿,称它为『选择的自由』;我们不以纪律管教孩童,称之为『建立孩子自尊』;我们散播色情、亵渎的言语,称之为『言论自由』;我们嘲讽开国先贤备受尊崇的价值观,说这是『启迪文明』。"

然后"政治正确"的结果,对婚姻、家庭、教育、社会造成的重大危害,这可从数字从看到:美国62和63年宣判了不准学生在公立学校祈祷和读圣经,1960年代性解放运动,结果是学生成绩下降、未婚妈妈比率上升、青少年自杀比率上升、堕胎比率上升、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学生使用毒品次数上升。可见愿望与结果的矛盾。

此外还有很多不能克服的内在矛盾,比如自由与责任的分离,例如吸毒、懒惰、性放纵造成的个人灾难必须由政府出面来解决;高举其多元宽容的主张,但却逼迫和攻击基督教信仰;人们保护一只小动物,但是却摧毁千万胎儿……。

基督徒面对"政治正确"现象的反省

政治正确的现象洪流不断,基督徒面对的是一场如何的属灵争战?洪牧师引用经文"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指出"撒旦的手法万变不离其宗"。 

他说"政治正确"与马克思主义同出一辙:"都是因爲不知道神的义,想要立自己的义,就不服神的义了。"(罗马书10:3)"政治正确"反映在社会道德、家庭、政治、经济、教育、新闻、法律和国际关系等一切的领域之中,其目的是要使人离开基督救恩。

同时洪牧师反问道:"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是因爲政治正确的新宗教者的委身感、使命感和社会参与感,使基督徒们自比不如,现在钗h教会还不知道政治正确其后的本质。等到他们醒觉的时候,西方国家都已经被改变了。

最后他鼓励今天基督徒要更多参与社会,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为神的名征战。


  •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两年前(2023年),83岁的唐崇荣牧师在美国举行他最后一次告别福音布道会,并许下承诺:若再踏上美国土地,必将携印尼音乐家同行。2025年7月,从印尼腹地到日本东京,再横跨北美大陆,这一承诺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圆满实现。

  • 使命营商推动者分享:营商宣教缔造机会 福音转化得著社区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办的"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上,资深商界人士叶青华分享了商业与宣教的结合之道。拥有30年跨国营商经验的他,曾在中国香港、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工作,深入探讨了商业活动在神国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对宣教的影响。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