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羣牧師
記得我在拿撒勒逗留的時候,住在加百利大旅館。那旅館屹立在城邊緣的山坵上。我站在高處,鳥瞰全城,回想主耶穌曾經在這小城居住三十年之久。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就是從這地伊始的,我心中頓時泛起了説不出的喜樂。
聖經上記載,當祭司撒迦利亞的妻以利沙伯懷孕六個月之際。天使加百利奉神的差遣到拿撒勒去,天使對馬利亞説:「蒙大恩的女子,我向你問安,主和你同在了。」馬利亞聽見這話暗自驚慌,不明白天使説的是甚麼意思,於是就反復思想。
天使對她説:「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
馬利亞對天使説:「我沒有出嫁,怎能有這事呢?」
天使回答説:「聖靈要降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
馬利亞説:「我是主的使女,但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他去了。
從這段天使與馬利亞的對話中。神的救贖計畫透出了一道曙光。律法時代即將結束,恩典時代即將來臨。
為甚麼天使要揀選在以利沙伯懷孕六個月的時候向馬利亞顯現呢?因為這是神預定的,神早料到馬利亞會遭受人的攻擊,因此選擇那日子向馬利亞顯現無非是要壯她的膽,使她的信心不動搖。已過了生育年齡的以利沙伯竟能懷孕,所以童女懷孕也是可能的。天使也曾經對她説:「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
我們再進一步思想為甚麼神要揀選馬利亞來擔任這一角色。其實世上的女子正如海邊的沙、天上的星一樣多。讓我們來仔細揣摩馬利亞的詩:
「我心尊主為大;
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
從今以後,
萬代要稱我有福。
那有權能的,為我成了大事,
他的名為聖。
他憐憫敬畏他的人,
直到世世代代。
……
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
為要紀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
施憐憫直到永遠,
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説的話。」
從馬利亞所寫的這首靈詩中,我們可以窺見她的品格有幾個顯著的特點:
她清楚認識自己的卑微。她深知神救贖人類堅忍不拔的必然性。她確信神應許亞伯拉罕的必定會成全。她甘願接受神所交付她的使命。她聽從神的命令,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她「尊主為聖,以主為榮」的人生觀更是值得我們效法。
馬利亞在懷孕的階段中,我們可以想像,她會遭受到許多人的鄙視,那些冷言冷語…...如亂箭般地射傷她。所以,她去與以利沙伯家去「避難」。她甘願扮演神救贖計畫中這一重要的角色。好讓人類的新紀元順利的開展。
今日,我們慶祝聖誕,我們基督徒應該與世俗的人有分別。我們應該向馬利亞學習順服。神要我們扮演天使或牧人或是向人報佳音,或是東方博士一般的獻上珍貴的禮物,或是……..我們要像馬利亞一樣無論受苦、受辱都不灰心。盡上自己一份真誠的責任,那麼,今年的聖誕就能榮神益人了。
(作者為本報專欄作家)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
-
記者揭跨性別產業內幕:超人類主義、企業政治利益合作圈
一篇深度報道揭示,美國富商和企業在推動跨性別產業的背後,可能暗藏著一個更大的動力——推進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以及無窮的經濟利益。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