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籍牧師林鉉洙獲釋開腔 首談在北韓被囚生活

20170819
20170819

被控「顛覆北韓國家政權」判處終身勞改加拿大韓籍牧師林鉉洙於在上週六(12日)獲釋回國。時隔兩年半,他於教會中首度開腔談及被囚期間的黑暗生活。

林鉉洙透露,他在勞改營中度過了無數孤獨的日子,他憶述:「我隻身食了2757餐,獨自做了130個主日崇拜。雖然寂寞難耐,但期間令我可以有與主獨處的時間。」

除了精身上飽受折磨,林鉉洙的身體亦慘遭奴役。在勞改期間,他被迫在嚴寒中挖掘土地。據《環球時報》引述,他稱:「因為地面凍結,泥土很硬。我兩天才能挖一個洞。我的上半身出汗,但手指和腳趾都被凍壞了。」而在暑天更要日曬雨淋,在户外工作8小時,對於當時已年屆六十的他更是一大考驗。

終於經歷一年多的勞役,林鉉洙的身體漸感不支而多次入院。而加拿大政府亦向北韓積極斡旋。同時,教會的信眾亦不住為他代禱。最終,北韓最高法院基於人道理由,容許患病的林鉉洙保外就醫。

對於是次獲釋,林鉉洙向加拿大政府及信眾致謝之餘,更將此形容為「奇蹟」。而韓光長老教會主任牧師Jason Noh也覺得難以置信,並且喜極而泣。

林鉉洙牧師在韓國出生,任職於多倫多韓光長老教會,曾去過北韓超過一百次,且曾於九十年代北韓大饑荒後分別積極資助護老院、孤兒院及託兒所等。2015年1月林鉉洙到北韓從事人道工作期間突然與教會失去聯絡,並因食物袋上寫有宗教字眼,被控「顛覆北韓國家政權」而遭判勞改。

近年,北韓當局多番拘留外國傳教士,屢屢阻撓宗教的傳播。2012年,美國傳教士Kenneth Bae被控「從事顛覆北韓的犯罪活動」而被當局羈押。2014年,居港50年的澳籍傳教士John Short因攜有印有韓語的基督教傳單而被拘捕,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憲法》中的第六章十八條「保障公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背道而馳。

  •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兩年前(2023年),83歲的唐崇榮牧師在美國舉行他最後一次告別福音佈道會,並許下承諾:若再踏上美國土地,必將攜印尼音樂家同行。2025年7月,從印尼腹地到日本東京,再橫跨北美大陸,這一承諾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圓滿實現。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