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航失蹤客機殘骸尋獲 打撈大量浮屍

亞航失聯航班QZ8501乘客的家屬看到印尼電視播出海面發現浮屍的片段時,不禁掩面痛哭,有些人甚至激動暈倒。(圖:路透社)
airasia_3
airasia_3

於兩日前失聯的亞航班機搜索行動有重大進展,印尼搜救隊在爪哇海域上發現飛機殘骸,並看到一些浮屍,初步確認屬於失聯航班QZ8501。

印尼國家搜救署30日較早前向媒體表示,搜救隊從直升機上空發現飛機門和逃生梯,顏色是白色和紅色的,與亞航客機的顏色吻合。同時,海面上漂浮著幾具遺體。發現殘骸的地點位於客機失聯前最後位置約10公里之外的爪哇海域上,鄰近婆羅洲的中加里曼丹省(Central Kalimantan)。

據路透社最新消息,印尼海軍已打撈出超過40具遺體,且數目持續上升中。印尼泗水的醫院已準備好安放這些遺體及進行身份辨認。

亞航印尼公司負責人蘇努(Sunu Widyatmoko)表示,「在這個悲劇的情況下,我們感到非常遺憾,我們願向QZ8501航班罹難者的家人和朋友致予深切慰問。」

亞航CEO託尼·費爾南德斯(Tony Fernandes)在推特上説,「我為了QZ8501航班罹難者的家人,心中充滿了哀傷。我代表亞航向各位致予深切慰問,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的遺憾。」

亞航同時發出公告,邀請QZ8501航班罹難者的家屬到泗水,公司已安排了關懷團隊專門照顧每一個家庭,確保他們的需要得到滿足。

在泗水的危機中心,自從飛機失聯後已有大批罹難者家屬聚集等待消息。當家屬看到印尼電視播出海面發現浮屍的片段時,不禁掩面痛哭,有些人甚至激動暈倒,需要被擔架抬走。

信奉伊斯蘭教的泗水市長麗斯瑪(Tri Rismaharini)安慰家屬,叫他們要堅強,又説「他們不是我們的,他們屬於上帝」 。

印尼國家搜救署署長班邦向記者表示,搜索行動將會通宵進行,而最大的挑戰是海面上不時出現的巨浪,高達三米。目前約有30艘船隻及21架飛機參與搜索,搜索行動由印尼、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及美國聯手進行。

據法新社報導,失聯亞航班機QZ8501載有162名乘客,28日早上5時35分自印尼泗水飛往新加坡,在6時12分時亞航機長曾表示天氣惡劣,要求提升高度,從32,000英呎爬升到38,000英呎,但塔台沒有馬上答允其要求,因為當時附近還有其他6架民航機,位置幾乎都在該班機的上方。班機最後於6時18分自雷達上消失,但正、副機長並未發出任何求救訊息。

網上有眾多對QZ8501班機失事原因的推測,但資深飛行業內人士均表示,只能等待黑盒鑑定。

10個月前馬航MH370班機失聯,至今仍未找到線索,搜索行動還在進行中。今次亞航客機事件,為今年第二度有客機失聯的個案。#PrayForAirAsia 為亞航禱告,在Twitter上有多達56,000條訊息。

  •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兩年前(2023年),83歲的唐崇榮牧師在美國舉行他最後一次告別福音佈道會,並許下承諾:若再踏上美國土地,必將攜印尼音樂家同行。2025年7月,從印尼腹地到日本東京,再橫跨北美大陸,這一承諾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圓滿實現。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