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是非顛倒的時代?張慕皚牧師:應效法耶穌基督

20170804
20170804

《聖經》以賽亞書5章20節:「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在這個是非顛倒的世代,人該如何處世?張慕皚牧師年初於九龍城浸信會講道時給予清晰答案——在真理中學習如何面對是非。

張牧師將倒行逆施的潮流追溯至上世紀後期,在學術上稱之為「後現代文化」,由「現代文化」所衍生。「現代文化」指通過客觀原則、科學精神去尋真理。但然而到了後期,人們漸漸發覺以此不能覓得真理,便宣告「真理已死」。從此人的感受便成主宰,憑感覺辨對錯,進入了「後現代文化」的時代。

他説:「後現代文化可怕之處,是將人升格做神,卻把神貶抑為人。」現今社會行事把感受凌駕一切,是非對錯毫無章法原則為依歸,是故人人皆為「神」。「男神」「女神」比比皆是,真神卻被遺忘得一乾二淨。

二戰時期女士難覓伴侶,歐洲教會卻基於「愛心」允許男士一夫多妻;賭博被包裝成老少咸宜的「娛樂節目」。在事非顛倒的時代,人以惡為善,把感性當真理。生活上這樣的事亦屢見不鮮:「曾有電視劇情節説在職場上不懂説謊是缺點,是愚蠢。」張牧師慨嘆誠實的美德竟被定性為缺點。

世人處事只憑感受,妄顧原則,「道德處境論」亦應運而生。張牧師説:「依理論説法,某處境中是對則對,是錯則錯,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原則,甚至按照不同處境,聖經的原則亦可改變,以愛之名,姦淫邪道也可變正確。」

然而在這禮崩樂壞的世代,神教導人聖經所訂下的是非對錯不容篡改,因此人需勤讀《聖經》,活出神的模樣。

張慕皚牧師分享了《聖經》中約瑟的故事,為大家找出一條出路。約瑟被賣往埃及為奴後,幸得波提乏賞識並成為管家,及後波提乏之妻欲勾引約瑟,但他不為所動,卻被其誣告入獄。他沒有為己辯護,只是默默忍受,最後神保守他,讓他成為埃及的宰相。張慕皚牧師認為正因約瑟敬畏神,按神的原則生活,並在是非顛倒的世代將自己交託,沒有自己申冤,因他知道神自會為他打抱打不平。

他解釋,《聖經》中的真理分成「個人倫理道德觀」及「羣體道德觀」。個人倫理是如耶穌所言別人打你左臉,你也讓他打你的右臉。對於個人面對不公義的事,要選擇讓步、默默忍受,正如耶穌一樣即使受刑、被人誣陷、甚至被釘十字架都沒有為自己辯護。因為神説「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羣體道德觀則不然,就如人人都不會認為假若蘇聯要取美國加州,美國會連德州都雙手奉上一樣,兩者是不一樣的。

張牧師亦藉此勉勵聽眾:「在是非顛倒的時代,無論在職場、家庭上,我們都要學習如何面對是非,去榮耀神的名。」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