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研究证实:祈祷有治疗效用

power-prayer
power-prayer

不少基督徒都见证过祷告能够医治疾病的真人真事。近日有美国的临床医学研究证实,祈祷确实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疗效用。

美国NBC新闻近日报导了纽约布鲁克林一位半身瘫痪的神父靠著祷告得医治的故事,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应,因此决定就"祈祷能否治病"这个话题作一次专题报导。该报导上周在《晚间新闻》时段播出。有一位在宾州的医生在过去2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祷告对人脑的影响,他肯定祷告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疗效用。

托马斯.杰斐逊医院(Thomas Jefferson Hospital)结合治疗中心主任安德鲁.纽伯格博士(Dr. Andrew Newberg)将放射性染剂注射入研究对象身上,然后观察他们在祷告的时候,大脑产生怎样的变化。他向记者展示在电脑屏幕上的脑活动图,指出红色的部分是代表休息,但当人开始祷告的时候,这些红色都变成黄色。

纽伯格说,这不但证明有脑活动水平的变化,而且我们看到多种神经递质和大脑的化学物质也有变化。因为大脑掌控身体的基本功能,如心跳、血压和免疫系统,所以这证明了当人祷告的时候,你可以对全身上下带来变化,而这有可能带来治疗的效果。

根据他的研究结果,纽伯格认为,医药和祈祷应双管齐下。他说,"据我们所知,这(祷告)是不能治愈癌症的,这是不会治愈心脏病人的。我们不能告诉人『你祷告就会好了』......这并不合理。"

"它(祷告)会有作用的原因是,它是那个人的信仰的一部分。"纽伯格说。

纽伯格曾观察一些修女祷告的时候的脑活动,他表示非常"有趣"。他指出,他看到了脑里面与"自我"有关的区域开始"关闭"。他说,"你与神连结在一起,你与世界连结在一起,你的自我就会消失"。

杜克大学"灵性,神学和健康研究中心"的医学教授哈罗德.科尼格博士(Dr. Harold Koenig)也是长期研究信仰与其医学作用的专家。他说,现时已有超过4千个研究希望找出信仰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未来1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三倍。

科尼格指出,多数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的心理健康比较好,较少出现忧郁;即使患上忧郁症,也能更好地应对。他自己的研究表明,每天祷告的人患高血压的机会少40%;有信仰的人较少酗酒和抽烟,而且比较多运动。

"他们一般比较健康。"他说,"有信仰的人是信仰群体的一部分,并且与神建立关系,所以可以这么说,他们是比较快乐的。这已是被证实的,现在有数以百计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

当然,仍有不少学者对于祷告和信仰的作用存有怀疑。《盲目的信仰》作者理查德.斯隆博士(Dr. Richard Sloan)反驳说,"吃巧克力有会令大脑活动改变,任何事情都可以造成脑活动改变......因此当人祷告的时候,脑活动有改变并没有什么特别。"而且他认为很多人祷告医治后有转好才会说出来,没有好的就不说,所以不能说准。然而,他同意信仰可以给面对压力的人带来安慰,但不鼓励人为了得到健康好处而追求宗教信仰。

  • 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拉里·桑格宣布成为基督徒

    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拉里·桑格宣布成为基督徒

    维基百科(Wikipedia)联合创始人、哲学博士拉里·桑格(Larry Sanger)上周(2月5日)在个人博客上透露,他已经成为基督徒——并且附带一篇长达40页的见证"论文",讲述了他从怀疑主义走向基督信仰的旅程。

  • 全球领导力峰会"轮椅上的画家"琼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领导力峰会"中文峰会2月8日在香港举行 ,其中播放了"轮椅上的画家"琼妮·厄尔克森·塔达(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经历的录像,强调让神的刚强代替她的软弱。

  • 尼克·胡哲将在NRB大会举办"NickV内圈聚会" 分享传福音与AI应用

    2025年NRB(国际基督教媒体大会)期间,全球知名布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将举办"Nick V内圈聚会"(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与会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过6700万人传福音的经历,并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帮助基督徒更广泛地传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趋势

    多数基督徒的视角往往局限于自身所处的教会和周围环境,因而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尔神学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报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延续了2024年的积极态势,还为全球基督徒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观察 梁丽桥盼为复兴英国基督教艺术出力

    梁丽桥,一位自小热爱水彩画的艺术家,她的艺术创作不仅是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更是与神建立深厚关系的桥梁。在过程中因著一次车祸"生死10秒之间"醒悟神的眷佑决意以艺术传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国对艺术传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