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河灵粮堂广东话牧区的退修会"竭力进入神的丰盛"于15-17日完满举行。讲员刘彤牧师第二日早上的信息"恢复信望爱",讲到进入神的丰盛所要付上的代价。引用帖前1章3节,刘牧师从信心、爱心和盼望三个方面,一一讲解当如何去下夫。
信心需要行动 行动加增信心
帖前1章3节中,使徒保罗说"不住的记念你们因信心所作的工夫"。有关信心,刘牧师指出如雅各书2章17节所说"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真正的信心不是凭口说的,而是需要行动的。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当他听到神命令他把唯一的儿子以撒献上的时候,他的态度并不是拖拖拉拉的、很不情愿的,而是快快的行动。直到亚伯拉罕在山上正准备用刀杀自己的儿子的时候,他仍没有半点怀疑,没有期待神会叫他停下来。罗马书4章17节"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描述了亚伯拉罕的信心的内容,正是因为亚伯拉罕真实地相信神是能叫他的儿子死而复活的神,而且神对他成为"万国之父"的应许是不会落空的,所以他能够作出这么惊人的行为。
有的基督徒常常祷告求神来增加自己的信心,通过路17章5-10节记载的片段,刘牧师解释了耶稣在这方面的教导。第一、第6节"主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意思是其实耶稣只要求我们有像芥菜种一样的信心。刘牧师问弟兄姊妹们,有没有芥菜种一样的信心,而这个答案是必然的,凭信心相信我们是神的儿女本身已经是很大的信心了。
"所以,耶稣的意思是,我们根本不需要加增信心;我们的问题不是没有信心,问题是我们从来不用这个信心。"刘牧师尖锐地指出。
第二、耶稣教导了使用信心的方法。第10节,耶稣说"你们作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当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所作的本是我们应分作的。"使用信心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就像仆人按照自己主人所吩咐去做的一样。虽然仆人不知道主人为什么叫自己这样做,但是只要按照主人吩咐的去做,事就办成了。只要我们按照神所吩咐的去做,而且看到果效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就自然增加了。所以信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行动来的。
刘牧师鼓励信主多年一直保守了信心相信神的应许的弟兄姊妹,真的勇敢地踏出去,作出行动;如果不行动,就只能原地踏步,永远不能知道神要通过你做的大事。
爱心有劳苦 效法基督"道成肉身"
帖前1章3节中,使徒保罗提到"因爱心所受的劳苦"。真正的爱是有代价、有劳苦的。刘牧师提醒弟兄姊妹要恢复三个方面的爱:对神的爱、对弟兄姊妹的爱和对世人的爱。
对神的爱方面,基督徒很容易在服事中失去了起初的爱心,就好像以弗所教会一样被主责备。服事主若变成只是一种责任,做下去只会越来越疲惫。刘牧师说,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常常赞美神。要保持一颗对主的火热的爱心,记得不要发怨言,应常常敬拜和赞美,跟主耶稣"谈恋爱",再多的甜蜜话能让爱持续、增加。
对弟兄姊妹的爱,是一种接纳的爱。刘牧师举出撒该的故事来做例子。撒该诡诞的外表和他作为税吏的职业几乎注定了他是一个人见人恨的人。当耶稣来到城里的时候,即叫撒该从树上下来,还说"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可能当耶稣叫撒该的名字的时候,所有人都想耶稣要定撒该的罪,命令他悔改。可是,其实耶稣并没有这样说,反而是撒该先出动作出悔改的行动,答应耶稣要把自己所有的一半给穷人,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
"可见接纳所带来的生命改变的能力有多大呢?"刘牧师感概许多弟兄姊妹在教会中受到伤害都是因为不被接纳,"今天的教会需要这种接纳的能力,教会不该是一个定罪的地方。如果主耶稣曾经这样接纳了你,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彼此接纳。"
说到对世人的爱,刘牧师强调了"神爱世人",神并没有说祂只爱教会。多少基督徒只顾著享受在教会里面与神的同在,而忘记了神所爱的世人。如果神的爱只是给特定的教会里面的人,基督徒应该立刻去天堂,何必还要在地上受苦?然而耶稣说过"你们是世上的光",因此刘牧师说"今天的基督徒根本没有埋怨世界黑暗的权利,你们就是光,要在这黑暗中发光!"在世人的眼睛都被蒙蔽看不到光的时代,基督徒光是口里说"耶稣爱你"是无补于事的,世人还反问"耶稣在哪里?"。基督徒必须要显出好行为,好让人们通过我们认识耶稣。
刘牧师坦言,对于今日很多教会不问世事,差点成为了修道院的现象感到担心。修道院里面的人自认是最属灵、最虔诚的人,但他们却是注定被世界淘汰的。基督徒常有一种错误的心态,不要"与污秽的世界混在一起",所以生要生在基督教的医院、读书要在基督教的学校、死也要葬在基督教墓地等等。
刘牧师强调,今天基督徒需要明白"道成肉身"的意义。他说,没有耶稣的世界当然是黑暗的,但是我们不是要跟世界搞对抗,这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做法。耶稣"道成肉身",本为无罪的耶稣也是亲自来到罪恶的世界来担当我们的过犯,为世人带来了拯救;这个世界真正需要的是耶稣的接纳的爱、代赎的爱。基督徒必须要在心中恢复这种爱。
黑暗中有盼望 忍耐到底
帖前1章3节,使徒保罗最后说到"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走基督的道路,忍耐是非常重要的。约翰福音16章33节"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稣钉十字架之前就向门徒交代得清清楚楚了,跟从主耶稣会有苦难,刘牧师说"因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更加重要的是,我们也可以放心,因为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胜了世界;耶稣在我们的身上是有得胜的计划的。
刘牧师又以种子的故事作比喻来勉励大家在苦难中必要忍耐到底。"在苦难中,你就好像一粒埋在泥土中的种子,四面都是黑暗的,什么都看不见,也没有出路。但是你要明白,神是能叫种子成长的神,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种子成长,从泥土中突出来。你只要仰望神,你的时候回来到的!"
再看使徒彼得的一生,他也曾经经历过无数的失败,他甚至三次不认主 。路加福音22章32节,耶稣曾对彼得说"但我巳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耶稣早就知道彼得会跌倒的,他预先对彼得说这番话是要他记得一件事情——你仍在我的手中,而且我知道你一定会回头来坚固你的弟兄的。"刘牧师感动地说,"无论今日你的光景如何,可能是多么软弱的,但是不要失去盼望,因为神对你是有得胜的计划的。"
最后,刘牧师道出了信仰的心得。他再次提醒弟兄姊妹,"神的道路是很实际的,也很简单的,并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神想赐给我们的有很多,但也需要我们付上行动的代价。圣经上的道理都是在日常生活每个层面中可以实行出来的,只要我们肯尽量竭力地去做,就必能够进入到神的丰盛。 "
请点击:
生命河广东话退修会"竭力进入神的丰盛"精彩图辑
刘彤牧师主讲"竭力进入神的丰盛"广东话退修会信息一
相关新闻:
生命河灵粮堂广东话牧区退修会完满结束(2010.01.18)
生命河广东话退修会"竭力进入神的丰盛"本周末举行(2010.01.15)
-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两年前(2023年),83岁的唐崇荣牧师在美国举行他最后一次告别福音布道会,并许下承诺:若再踏上美国土地,必将携印尼音乐家同行。2025年7月,从印尼腹地到日本东京,再横跨北美大陆,这一承诺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圆满实现。
-
使命营商推动者分享:营商宣教缔造机会 福音转化得著社区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办的"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上,资深商界人士叶青华分享了商业与宣教的结合之道。拥有30年跨国营商经验的他,曾在中国香港、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工作,深入探讨了商业活动在神国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对宣教的影响。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