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韩人权大会发布《首尔宣言》,美国特使呼吁国际关注

列夫奎玆警告说,逃避北韩人权问题将为朝鲜半岛的安全埋下更大隐患
正在韩国首尔出席第二次北韩国际人权大会的美国北韩人权特使列夫奎玆,12月9日在会议上指出,北韩人权问题是国际社会、尤其是韩国应当关注的问题。

据韩国The Christian Today报道,列夫奎玆表示,尽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权状况都在不断改善,但北韩的人权状况却一直得不到国际社会的严肃对待。他说,北韩人权问题不仅仅是北韩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列夫奎玆又对韩国政府与北韩和解的政策评论说,首尔应该更多地介入北韩人权问题,并在这方面更加直接地表达意见:"批评现状不会威胁到和平。事实上,如果选择回避,不促进自由,这将对朝鲜半岛的安全和经济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

一名来自韩国的代表Kang Chul Hwan指出,任何给予北韩的援助都好像是在"喂养一支压迫人民的军队"。虽然很多人质疑撤销援助是否会使北韩饥民的处境更加艰难,但Kang Chul Hwan表示,上世纪90年代接受过外国援助的300万北韩人现在都已死去,而活下来的大部分人并没有接受过任何经济援助,因此北韩人的处境事实上和外国援助没有关系。

同时,列夫奎玆在一个关于改善北韩人权状况的策略研讨会上表示,他的办公室将尽力从北韩获得更多信息:"尽管今天局势还是一片黑暗,但总会有光透进来。"

北韩国际人权大会9日公布了一份旨在改善北韩人权状况的《首尔宣言》。据韩国广播电台报道,各国代表在宣言中敦促北韩政府停止对逃离北韩人士的残酷报复行爲,并拆除可关押20万名政治犯的收容所,停止对未经审判而受到拘禁的人士进行有组织的践踏人权行径。宣言还强调说,北韩必须立即确认被绑架的韩国人和日本人的生死情况,并将他们送回祖国。

这次大会12月8日开始,将在12月10日"国际人权日"闭幕。大会得到了来自40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近1000名代表的参与,但中国和韩国政府并没有派代表参加。中国在联合国大会11月17日就谴责北韩人权状况的决议案投票中投了反对票,韩国则选择弃权。不过该决议案仍然以84票对22票的结果通过。
  •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两年前(2023年),83岁的唐崇荣牧师在美国举行他最后一次告别福音布道会,并许下承诺:若再踏上美国土地,必将携印尼音乐家同行。2025年7月,从印尼腹地到日本东京,再横跨北美大陆,这一承诺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圆满实现。

  • 使命营商推动者分享:营商宣教缔造机会 福音转化得著社区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办的"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上,资深商界人士叶青华分享了商业与宣教的结合之道。拥有30年跨国营商经验的他,曾在中国香港、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工作,深入探讨了商业活动在神国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对宣教的影响。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