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16日開始對中國上海和北京進行訪問的佈道家路易•包樂博士,即將以20日北京西單缸瓦寺教堂的一場禮拜結束他此次中國之行。特別的是,這場禮拜的會衆中將包括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布殊、第一夫人勞拉及其他隨行人員。
路易•包樂在40多年的佈道生涯中,曾當面或透過媒體向100多個國家的幾億觀衆宣講福音。他也曾到訪台灣、香港、新加坡、印尼、和中國上海,面對面地向幾十萬華人佈道。但他將這次爲期五天的對華訪問稱作「一次十分不同尋常的旅行」——他在上海與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趙啓正簽訂備忘錄,決定將他們今年關於宗教、哲學、科學等問題的對話討論整理成冊,以中英文在中國和美國同時出版,書名暫定為《一個無神論者和基督徒之間的友好對話》;在北京,包樂博士則在一次討論中國慈善工作的會議上發表了講話。對於受到來自白宮的邀請、參與布殊總統訪華行程的一個環節,他表示感到十分榮幸。
「我們對得到總統邀請加入他的禮拜而感到非常榮幸,尤其這是在他的訪華日程當中。」
他又説,他因中國人的包容和熱情而受到很大鼓勵,而和中國朋友及總統一起舉行禮拜,更「絕對是一個祝福」。
包樂博士曾於今年9月16日的美國全國禱告會中與布殊總統同台講話,他10月在首都華盛頓國家廣場舉行的佈道大會則聚集了6萬名現場聽衆。他此次訪華經歷了五年的準備,其間他佈道團的成員多次到華進行訪問,並與中國有關領袖會面及建立聯係。
包樂表示,中國有估計1億名基督信徒,其中很多人都接受過良好教育並事業有成。在中國,發行量居第二位的書就是聖經。南京的愛德印刷厰近年來已在政府许可下,印刷了3千6百萬冊聖經。他在談到對此次訪華的期望時説:「這次對中國的訪問,象徵了在這個廣闊而精彩的國家所發生的種種變化。我希望所有這些變化都能帶來更多的宗教自由,我爲此而禱告。」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
-
85歲華人名牧唐崇榮下週赴俄羅斯巡迴佈道 深入中亞挑戰福音硬土
著名華人佈道家唐崇榮牧師將於下週開啟俄羅斯巡迴佈道之旅,以85歲高齡奔赴四城十場聚會。十場聚會中七場以華語主講,三場採用英語宣講並同步翻譯成俄語及烏茲別克語,旨在突破語言壁壘觸及更廣羣體。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