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福音派聯盟全球大會泰國揭幕

【本報專訊】10月25日晚上,於泰國舉行的世界福音派聯盟全球大會正式揭幕。超過500名來自近一百個國家的福音派基督徒領袖出席了富有民族色彩的開幕典禮。

在泰國傳統舞蹈及音樂的襯託下,高舉著國旗的國家代表們浩浩蕩蕩地步入會場,惟未見有香港代表參加。在接下來的一週,各國領袖們將會在芭提雅海灘度假營內就各項迫切的世界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世界福音派聯盟國際總幹事傑夫.圖尼克利夫博士致詞,為世界福音派聯盟七年來第一次舉行的全球大會點題。他指出,這次會議將會是世界代表們更新他們對整體宣教之異象的良機。

「我們需要對基督的身體在世界各地的工作有一個全新的異象及委身,以反映我們整體宣教、全人福音及福音的轉化之焦點。」圖尼克利夫博士説,「我們迫切需要一個全新的、新鮮的異象。」但圖尼克利夫博士強調,這樣的異象也必須要以聖經為基礎。

「作為福音派基督徒,我們高舉聖經的權威。因此我們更需要再一次確定一直以來我們對福音及聖經的忠心。」圖尼克利夫博士指出,緊隨聖經教導的姿態一直推動著福音派及為其扎穩根基。

泰國國家常務次官Kanda Vajrabhaiya週六晚上亦以嘉賓身份出席了開幕典禮。他指出了泰國政府及福音派所共同關注的問題,包括消滅貧窮、愛滋病、人權、保護兒童及婦女等。

「世界福音派聯盟對我們來説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網絡,讓我們能夠實行出方案去協助、保護及支持那些軟弱的羣體及改善這個國家處於不利環境的人民的生活質素。」Vajrabhaiya説,「這也是與基督教所教導的先為別人的益處設想的態度。」她特別表示,基督教對泰國國家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今年是首位基督教宣教士踏入泰國的180週年。」她説,「直至現在,基督徒不但帶來了知識諸如教育、科技及醫藥等,而且更建設了學校、高等教育學院和醫院,造福泰國人民。」

除了泰國當地的問題之外,25-30日的大會將會探討世界各地的福音派基督徒如何回應貧窮、愛滋病、宗教自由等問題。他們也會討論有關教會更新及福音派領袖在公眾羣體的參與。這些研討都會在公開論壇上進行——是本次大會特別安排的節目,為各方面的專家和與會者之間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

今年的大會吸引了來自各宗派的教會及機構代表參與,包括五旬節世界團契、門諾會、世界改革宗教會聯盟、靈恩運動、中國基督教協會及其他傳統的主流教會派別。圖尼克利夫博士強調,這些會議希望達到全球福音派運動之間的互相欣賞、肯定與同化。



[資料來源:The Christian Post]
  •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兩年前(2023年),83歲的唐崇榮牧師在美國舉行他最後一次告別福音佈道會,並許下承諾:若再踏上美國土地,必將攜印尼音樂家同行。2025年7月,從印尼腹地到日本東京,再橫跨北美大陸,這一承諾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圓滿實現。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