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情人节,新年过后又将迎来元宵佳节,坊间不少为单身人士结缘约会的活动举行;而在现今交友网络逐渐流行的风气下,亦出现了专为华人单身信徒而设约会网站。
Dating? Matching?信徒和教会应该如何回应呢?对教会单身事工一直有关注的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以及从心会社创办人吴思远均提醒信徒,信徒在参与此类的活动之前,要清楚举办活动的机构的信誉。他们并指出,从实际数字看到香港教会的单身信徒正逐年递升,教会应该正视并提供协助。
胡志伟牧师介绍说,在外国不泛专为基督徒而设的dating service,一类是商业性服务提供,只是其中一项特别为基督徒而设;另一类是由基督教团体举办的事工,针对在适婚年龄仍然单身以及离婚而独身的信徒,提供一个平台,举办一些活动帮助他们结识。胡牧师重申,信徒在选择之前要肯定举办机构的信誉,特别是非基督教团体举办的,在考虑上要谨慎,处理上要小心。
吴思源表示,当然信徒不结婚不是一个问题,教会亦不是一个婚姻介绍所,教会没有责任专门去配合男女信徒。但是教会单身信徒持续上升的问题教会要关注,在针对单身信徒牧养之外,可以举办一些活动,让信徒扩大生活圈子,增加认识异性朋友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某些专业,如护理和教师行业,他们的生活方式客观地局限了他们难认识朋友,此情况下教会有责任去帮助。
他继续说:"我想香港的牧师和传道人低估了信徒在这方面的需要,或者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这样可以多参考外地的例子。其实在台湾、星马等地区的华人教会,为单身信徒而举办活动促成他们互相认识已经很普遍,但是香港教会很少,他鼓励香港教会在此方面更加开放一些。"
对于坊间单一在网络交友的网站,吴思源表示对此有所保留,"我个人不同意只是在网络上结识异性,因爲网络是虚拟世界,网络上的资讯不一定是真实的。"
最后吴思远补充说:"坊间很多人在做dating , matching的事情,如果教会不做,就变了拱手让给商业社会,教会爲何不做呢?或者教会不需自己去做,外边也有一些有诚信的机构在举办,可以帮助并鼓励单身信徒参与。"
由于香港离婚率上升和社会普遍趋向迟婚,社会上单身的趋势不断上升,教会一般女多于男的,大约为6:4的比率。教会中拥有高学历的单身的弟兄姊妹的比率也不断上升,其中也是以姊妹比弟兄多,曾有统计曾指出教会会衆中拥有大专以上程度的人比社会平均高2至3倍。
香港妇女基督徒协会前年5月的单身姊妹调查显示,未婚的原因中67%的受访者说因爲环境因素,38%认爲是个人因素。教会更新运动曾举办研讨会探讨香港教会未婚单身信徒的现况需要以及培育,有牧者表示解决办法之一是教会带领更多男士信主及栽培其灵命成长。
-
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儒家君子"与"基督信徒"的跨界对谈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举行。其中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上半场次的会议以"君子与信徒"为主题,聚焦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与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范",旨在通过深度的跨文化对话,探寻这两种源远流长的人格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
从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国传道人:"我在日本『织帐篷』,也在等复兴"
基督日报采访了一位现居日本大阪的80后中国传道人蒋道,了解他为何从信仰"饱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坚持宣教异像。
-
白烟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将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
冒白烟了!白烟于罗马时间5月8日晚6点07分从西斯汀圣堂烟囱升起,名号为"良十四世"、69岁的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当选为天主教会第267任教宗,他将领导全球14亿罗马天主教徒。
-
《尼西亚信经》历史探讨:界限与包容 1700年后的信仰坚守与教会反思
今年适逢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香港崇基神学院推出三辑神学对话视频,主题为"我们眼中的《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全称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历经325年尼西亚会议与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两次重要会议而形成。
-
特朗普政府推动宗教自由新举措:成立宗教自由委员会,葛福临受任委员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1日"全国祈祷日"活动上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布成立"宗教自由委员会"(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旨在强化美国公民宗教自由的宪法保障。在被任命的13位委员中,华人基督徒熟知的福音派领袖葛福临(Franklin Graham)也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