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創豪:曲終人散,這有何意義?

NewLife.
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博士是英國哲學家和作家,他撰寫了不少通俗的哲學書籍,其中一本名著是:《無神論:一個非常簡短的介紹》,這本書的主要論點之一是:人生並不一定需要有宗教才有意義的,他質疑為什麼我們必須有死後生命或永恆生命這些概念,去使人生變得有意義。他説,當我們觀看體育比賽時,我們期望它有一個決定性的結束,而不是希望比賽無休止地拖延。結束比賽有什麼問題嗎?同樣道理,死亡為整個人生盖棺定論,這又有什麼問題呢?

在一定程度上我同意他的説法,但在其他方面卻不同意。是的,沒有人希望體育比賽沒完沒了,但我們只是希望看到今屆世界盃足球賽圓滿結束,我們仍然希望這個令人血脈賁張的遊戲在四年後繼續進行,四年之後又再四年。在心底深處,我們希望好東西永不止息,永遠沒有曲終人散。

接受死亡為最終目的,這説起來容易,但事實上卻令人難以下嚥。埃爾曼(Bart Ehrman)博士本來是一個保守派基督徒,後來他質疑聖經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最後他放棄了信仰。他寫了许多書,指出聖經的不一致和基督教信仰尚未解決的難題,其中一本書是:《上帝的難題:聖經未能回答我們最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會受苦?》以下這問題反覆地出現在書末:「這又有什麼意義呢?」(What is the point?)無論你在今生積累了多少財富,你不能在死後帶走它,那麼,這又有什麼意義呢?不管你學到多少知識,死亡將結束一切,那麼,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埃爾曼給予讀者這建議:當你一息尚存,去旅行吧!去參觀博物館吧!去享受生活吧!我為他的失望而感到很失望,他拆毀了基督教信仰後,卻沒有提供了一個比基督教更好的答案,面對死亡否定一切,他不能指出什麼是生命的目的,他只能問:「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死亡而帶來的焦慮,一切深深植根於人類的心靈,一個世紀以前,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弗洛伊德發現,我們的潛意識不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死,這種否定和恐懼統治著我們的生活。弗洛伊德之後,许多心理學家都認同這説法,例如存在心理學家歐文‧亞隆(Irvin Yalom)説:「死亡的恐怖無處不在,其幅度非常廣泛,人類消耗了大量精力去拒絕死亡。」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卡爾榮格(CarlJung)也説:生活的恐懼是源於恐懼到地獄的旅程。

總之,巴吉尼和埃爾曼都沒有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令人欣慰的方式來面對死亡,前者告訴我們:結束就是結束,而後者則告訴我們:到達終點前要盡量享受生活。但是,在生命結束後還有什麼嗎?死亡會導向一個新的開端嗎?在此我舉出邁克爾多德(Michael Dowd)牧師的一段文字,來結束這篇文章: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是慶祝一個普遍的真理,這真理就是,死亡是通往更偉大的生命之門。

作者簡介
餘創豪(Chong Ho [Alex] Yu)是美國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教育心理學博士及哲學博士,現任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心理學系副教授和大學統計顧問,其研究範圍包括心理測量,跨文化比較,宗教心理學,量化分析之哲學基礎,先後發表了七十多篇學術論文和多本學術著作,如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Causal inferences and abductive reasoning.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