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爱情传记新戏 暴露无神论之矛盾

theory-of-everything
theory-of-everything

圣诞档期新戏之一《霍金:爱的方程式》(英文片名:Stephen Hawking: A Theory of Everything),讲述著名天文物理学家史提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与前妻珍.霍金(Jane Hawking) 的爱情故事。霍金的无神论主义成为了戏中角色发展的重点之一,有宗教影评指,霍金的人生正暴露了无神论之矛盾。

《霍金:爱的方程式》一开场,年轻的霍金在酒吧遇到了他的未来太太珍,自我介绍是一位"宇宙学家"。"什么是宇宙学?"珍问,霍金回答,"聪明的无神论者的宗教。"

"宇宙学家崇拜什么?"珍坚持的问,霍金再回答,"一条能够解释宇宙万有的公式。"后来,霍金带了珍到自己家里吃饭,珍再就他的信仰挑战他,"你从来没有讲为什么你不相信上帝。"霍金说,"一位物理学家的计算不能因为信仰超自然的创造者而搞得乱七八糟。"

霍金的无神论精神如是者贯穿了整部电影,从电影里可以看到,霍金世俗化的眼光与太太珍的宗教信仰有越来越大的对比。可是,得奖记录片Catholicism:The New Evangelization的制作人罗伯特.巴伦神父(Fr. Robert Barron)以A God-Haunted Film形容《霍金:爱的方程式》这部电影。

巴伦神父指出,现代科学和物理的起源,其实是由基督信仰的文化影响出来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发展,先要有两个很重要并且与基督教神学吻合的前提。第一,世界万物本身不是神性的;第二,大自然中充满了智慧的痕迹。原因是:第一,如果自然被看为神圣并被崇拜,就像远古时代的文化的话,自然不可能成为被分析和研究的对象;第二,除非人承认他们所分析和研究的确是一个智慧的存在,否则他们不会关注这工作。

巴伦神父认为,当霍金教授坚持去寻找那独一解释万有的方程式的时候,促使他做这工作的那个最根本的假设就是--世间是有一智慧的存在的。

巴伦神父指出了霍金的矛盾:"为什么会有一位科学家乐观地假设『有』,甚至是『可能有』,一条统一的方程式来解释万物呢?除非他已假设是有个独一的、超越的智慧的存在把这方程式设计出来?否则世界不就该是混乱的、完全随机的、毫无意义的吗?为什么人非要相信有一个像方程式一样的顺序合理的东西来描述宇宙的结构呢?"

"当霍金选择背弃他口中的那一位『宇宙独裁者』,他的确把被偶像化的神从他的思想中剔除。但他带著理性的纪律去追求那解释万有的方程式,正是肯定了这位真神。"巴伦神父写道。

  •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两年前(2023年),83岁的唐崇荣牧师在美国举行他最后一次告别福音布道会,并许下承诺:若再踏上美国土地,必将携印尼音乐家同行。2025年7月,从印尼腹地到日本东京,再横跨北美大陆,这一承诺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圆满实现。

  • 使命营商推动者分享:营商宣教缔造机会 福音转化得著社区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办的"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上,资深商界人士叶青华分享了商业与宣教的结合之道。拥有30年跨国营商经验的他,曾在中国香港、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工作,深入探讨了商业活动在神国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对宣教的影响。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