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开幕首日,有担任香港数间基督教机构网络顾问的 真表示,网络世界的各种玩意已深入信徒的生活,影响生活的模式,但教会明显远跟不上。
真给使用社交网站的人士及机构分享了一些有用"贴士"。第一是不少人谈论网络社交平台,但光说而未有行动,实质参与才最重要。第二是要"有好行为"及"做自己"(behave well, be yourself),将朋友胡乱标签到不相干的相片上,伤感情。此外无需刻意营造什么形象,在网上真情流露、做好见证才是实际。此外还要"识贴"(share smart),懂得找触用人心的图像吸引别人眼球,并精简文字。他强调不是字多就好,如此持之以恒才能将人群吸引过来。
但他亦表示教会最难克服的不是技术,亦不是人手,而是会的文化:「教会的心态令它最难改变,无想清楚facebook等媒体的价值,甚至有人以为有facebook就不用网页,但实质不是如此。「福音的传播有『三变』和『三不变』:第一是福音的内容不变但沟通及互动的方式改变、第二是时间不变,但如何运用时间的观念改变、第三是想分享的心不变,但现在已出现了很多新媒体和平台。」他认为教会若不能抓住这新趋势将会走向失败:「社会的转变影响人的期望:信徒每天通过不同的渠道获悉新资讯,但如果教会牧师传道人仍在谈论什么热门消息,会被认为好out(落伍)。」
虽然新平台在一些教会眼中是新挑战,但 真认为是新的机遇。他介绍,美国一名为Jesus Faith的专页在AllFacebook.com连续两年抛离非信仰的网站成为榜首。他研究该网站发现它善用感人的图片、将经文加上一点点个人分享贴上去,终成为受欢迎的专页。他说:"Facebook上色情暴力的资讯比比皆是,为何不利用它发放正能量呢﹖"
又提到英国一位基督徒由去年8月8日开始每天将一章圣经撮写成一条tweet,并透过twitter发放,以此引起人们对圣经的兴趣。 真以此例子说明只要有一个能吸引信徒兴趣的角度,利用网络就变得不一样。他说:「一般信徒习惯传送讯息,说他的狗怎样、他的猫如何;但教会机构则要下些
夫,让网站available、searchable和sharable。只消放一个 “share”按钮,就能帮助使用者使用,十分强劲,比起铺天盖地的宣传更有效。」
真去年开始写专栏,载在www.netfish.hk,分享自己用网的经历。他坦言教会不了解如何用社交网络,牧养的人亦不明白信徒生活已急遽改变,对他们所面对的新闻题一无所知,以致鸿沟更大。他说:"信徒之间互相传递『何时有布道会』等小道消息多在厕所里!因为这是个人接触。信徒看到一个讯息会问:『关我咩事﹖』与自己关系切身的才会有兴趣,会去看甚至会传开去。"
-
2025全球守望名单:3.8亿基督徒遭逼迫 北韩踞首位
监察全球宗教自由机构"敞开的门"(Open Doors)公布2025年《全球守望名单》(World Watch List),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8亿基督徒因信仰而遭受甚高或极高的逼迫,其中中亚和非洲国家高居前10位。
-
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儒家君子"与"基督信徒"的跨界对谈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举行。其中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上半场次的会议以"君子与信徒"为主题,聚焦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与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范",旨在通过深度的跨文化对话,探寻这两种源远流长的人格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
从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国传道人:"我在日本『织帐篷』,也在等复兴"
基督日报采访了一位现居日本大阪的80后中国传道人蒋道,了解他为何从信仰"饱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坚持宣教异像。
-
白烟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将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
冒白烟了!白烟于罗马时间5月8日晚6点07分从西斯汀圣堂烟囱升起,名号为"良十四世"、69岁的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当选为天主教会第267任教宗,他将领导全球14亿罗马天主教徒。
-
《尼西亚信经》历史探讨:界限与包容 1700年后的信仰坚守与教会反思
今年适逢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香港崇基神学院推出三辑神学对话视频,主题为"我们眼中的《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全称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历经325年尼西亚会议与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两次重要会议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