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造下一代的事工中 教會與家庭如何互動並同行

秦恩光
church

作為北美華人教會的中文堂牧師,作為教會的青少年牧者,作為四個孩子的父親,同時作為在家教育的實踐者(菜鳥),在建造下一代的事工中,家庭如何與教會互動和同行,是本文希望拋磚引玉的重點。

華人教會中第二代的流失、教會中跨代的張力,以及教會中無論是信徒還是牧者的青黃不接等問題,已經成為許多華人教會不得不面對的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緊急事件。

如何開始面對這些挑戰?第一步是什麼?

首先,在建造下一代的事工中,我們已經完全不能夠信任學校,或者説,我們也不應該將建造下一代這個重大使命託付給學校,因為這根本不是學校的職責和使命,特別是在當下的環境中。當然,教會學校或優質的基督教學校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為我們建造新一代的事工提供幫助和支援,但他們也絕非主力。

其次,我需要特別明確一點,家庭永遠是建造下一代的最核心和最基本的團體,教會是輔助和次要的。但是,當家庭和教會這兩股繩子擰在一起時,建造下一代的果效會加倍。

最後,本文並不是要討論家庭如何開展建立下一代的事工,也不是要討論教會如何開展建造下一代的事工,本文要討論的是,教會與家庭在建造下一代這個使命上的如何合作、互動與同行。

一:教會與家庭的失聯

建造下一代,應該是教會和家庭的共同使命,這兩個在塑造孩子的信仰過程中最重要的社區和羣體,本應該互相合作,一起搭配,塑造下一代,是我們作為父母和教會主日學老師及牧者的共同責任。但是很可惜的是,教會的兒童事工/青少年事工往往都是與家庭分離的,甚至是孤立的。

我們都常常説教會要與家庭配合,家庭要與教會同工,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要麼是我們的父母極少或者從未在家裡與我們的孩子討論和分享我們在教會中的所得,只是每個禮拜天一起「去教會「;要麼就是我們在主日崇拜中聽到的信息和孩子們在主日學、青少年事工中學習到的信心完全無關,以至於我們的分享和討論缺乏共同的基礎和範圍,變得孤立,逐漸也就失去了討論的熱忱和深度。

想像一下,你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送孩子去學習鋼琴,但是當孩子回到家時,你從來不參與、不跟進他的鋼琴練習,只是負責接送他去上鋼琴課,孩子練不練習你從不過問,這樣學習鋼琴的效果會如何?

再想想你,你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送孩子去學習打籃球,但是當孩子回到家後,你從來不帶他去練習他所學到的投籃技巧、運球技巧,只是負責接送他去上籃球興趣班,試想這樣學習的效果會如何?

我想,如果你真的很看重你孩子的鋼琴學習、籃球學習,或其他任何興趣愛好的學習,你一定會努力參與在其中,陪伴孩子的練習,督促孩子練習,甚至有時候你可能會和孩子一起練習,肯定會和孩子的鋼琴老師、籃球教練有許多的溝通,想要知道如何配合老師和教練。

但是,在建造下一代的這件事上,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將孩子帶到教會,送去主日學,送去兒童節目,送去青少年團契,但是回到家後,我們可能從未或極少參與到孩子在信仰上的互動或深入學習。簡單來説,我們並沒有像看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或學業那樣,看重我們孩子的信仰和屬靈生命的建造。起碼,在實踐上,在建造下一代上,我們通常是割裂了教會與家庭。

但是我們卻又説自己很重視、看重孩子的屬靈生命,很看重孩子與神的關係比什麼都重要,但是我們在家中卻從未實踐我們的信仰,於是當我們的孩子流失後,我們首要怪罪的對象就是教會和教會的主日學老師。華人教會最委屈的牧師其實並不是中文堂的牧師,而是英文堂的青少年牧師,因為這個羣體的流失率最高,而最直接的「背鍋俠「就是我們的青少年牧師:「你們為什麼沒有做好?「

在建造下一代上,教會與家庭應該是同工,合作與互動的關係。家庭不能完全將建造新一代的責任推給教會,自己卻不聞不問。同樣,教會應該在這方面給予教導和指引,幫助父母知道如何與教會同工,合作與互動。

二:實際建議和方法

我有以下一些建議,主要是根據我過往牧養北美華人教會的經驗,特別是在針對教會與家庭的互動和同行方面的經驗,供教會牧者、主日學老師和基督徒父母們參考:

1:定期召開下一代事工的「家長會」

家長會主要是增進溝通,讓基督徒父母知道我們兒童事工和青少年事工現階段的情形、計劃和狀況,也讓父母們知道他們可以怎樣協助教會,如何參與到教會的兒童和青少年事工中來。也可以藉此回應父母們的問題等。

因為我的孩子還小,都在教會的主日學,所以我在過去所牧養的教會中參加過這樣的家長會。我對教會的兒童事工和青少年事工的家長會的態度絕對不亞於我們看待孩子們學校召開的家長會,甚至我認為教會的兒童事工的家長會更加重要,因為學校的家長會是幫助我認識和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而教會的兒童事工家長會則是幫助我理解孩子的靈魂狀況、屬靈生命的情況。

教會的主日學老師和同工也需要針對每一個孩子,留意他們的屬靈生命狀況,包括他們的品格等,而不只是關注他們在主日學上的表現,能不能背誦經文,而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觀察他們的屬靈狀況,並且能夠與孩子的父母分享和交通。

2:盡量讓孩子參與到主日崇拜中

北美華人教會通常因為語言、文化等因素,長期將孩子排除在主日崇拜之外。我們以為孩子在主日學會更好,那裡有好玩的遊戲,有動聽的故事,似乎這樣更加能夠培養孩子的信仰。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長期將孩子從主日崇拜中抽離出去的時候,我們在無形中暗示我們的孩子,信仰就是去主日學,信仰就是要好玩,因此,我們的孩子會失去「崇拜」的概念和經歷,我們的孩子對信仰的理解和認識存在很大的偏差和誤區。

我所長時間服事的兩間教會都是如此實踐的:讓孩子們先參與到敬拜中,然後在講道前為孩子們祝福,最後才差派孩子們去到兒童主日學或Youth Group。當然,我曾經在我植堂的教會,每個月的聖餐主日是全家共同敬拜的主日,意味著孩子們會全程參與到敬拜中,這個主日沒有主日學。

這種全家共同敬拜的意義就是讓孩子們參與到敬拜中,而不只是「去教會」,去主日學,更加重要的意義是,讓孩子們知道,培養、建造新一代,是教會與家庭的共同使命。讓孩子們真實地看到他們的父母、長輩是如何敬拜上帝的,他們是如何敬虔聆聽上帝的話語的。

與此同時,教會在設計崇拜的時候,也需要適當考慮兒童和青少年的參與度,從詩歌敬拜到禱告等等環節,不能忽略他們的存在。

3:主日講道與兒童主日學盡量保持一致

這個可能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為教會的主日崇拜有不同的計劃和安排,兒童主日學有固定的教材等諸多因素,但是我想要分享的不是每一個主日全都保持一致,而是中文堂牧者、兒童牧者/同工,可以坐在一起,共同設計我們的主日崇拜信息和兒童主日學的內容。如果可以的話,每個月有一個主日,我們成人和兒童學習同一段經文,或是同一個主題;一個月一次如果有困難,有沒有可能一個季度一次,等等。教會與家庭需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我們可以一同學習與互動,讓父母與孩子可以有分享的平台或機會,有同工的經文作為支撐。

我曾經參加過我們當地的一個講英文的教會(College Park Church)的大型會議,會議主題是「科技與基督徒生活」,他們同時也提供兒童看顧,從學前班到小學六年級,而他們在會議期間的兒童節目的主題也是「科技與基督徒生活」,他們會在兒童節目中教導和引領孩子與他們父母在會議中學習到同樣的聖經真理和內容,無論是做手工,還是信息,或是遊戲,他們會設計一套和會議內容大致相同的兒童節目。所以參加完會議以後,我可以和我的兩個孩子一起討論和分享這個主題,一起分享和討論我們所學到的功課。

4:預備主日學功課

我們不喜歡做功課,我們的孩子更加不喜歡做功課。

教會主日學不是應該以玩為主嗎?兒童主日學為什麼要有功課?孩子們會覺得無聊,就不想來教會了;孩子們在學校的功課已經夠多了,還有很多興趣班、才藝班,哪有時間做主日學的功課?做功課會不會太律法主義?

所有這些的背後都是共同的假設:教會建造下一代,父母塑造我們的後裔,只要靠著禮拜天的兒童主日學就夠了,其他時間,是用來做其他更加「重要」的事情的,比如學習,比如鋼琴,比如各種比賽等。

主日學作業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目的是加強父母與孩子在信仰方面的對話,而這個作業不一定是強制的,而是給父母一個選擇的空間,不是選擇做與不做,而是選擇是否真的看重教會與家庭的互動和合作?

作業的類型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學習的不同主題,不一定是「寫」和「背」,而是強調「在一起」,父母與孩子一起「做」,一起實踐,一起參與,這是主日學作業的核心。

比如,可以在接下來的一週裡,專注於和孩子一起學習認罪,父母可以在這一週特別專注於認罪的相關教導和實踐。

再比如,可以在接下來的一週裡,專注於和孩子一起學習感恩,父母可以在這一週裡特別專注於和感恩相關的引導。

回到教會後,主日學老師可以詢問孩子們在過去一週從父母那裡學到的功課是什麼等類似的互動,將家庭裡所學的也可以再次帶回到教會中。

5:Play Date

Play date對於北美的孩子們肯定不陌生,類似的還有birthday party等,都是小朋友一起聚集玩的場合和聚會,也是父母們彼此認識的重要場合。

教會與家庭的互動,可以嘗試從教會內的家庭之間的play date和birthday party開始,邀請教會的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出席一些活動,以教會為主體舉辦一些適閤家庭的聚會等,但是又不需要過於正式或隆重,就是一般的聚會,但教會有意識地推動,在互動中彼此瞭解、互相加深認識,圍繞著教會建立社羣,維系教會弟兄姊妹們彼此之間的感情。

不少華人基督徒家庭之間,只是禮拜天一起做禮拜、孩子一起參加主日學,但是平時的生活缺少交集,幾乎沒有互動,我們的朋友、社交圈子,包括我們孩子的社交圈子,也都比較孤立於教會之外。而加強教教會裡家庭間彼此的互動,有助於我們在教養子女、建造下一代的過程中彼此扶持,共同見證。

千萬不要誤會,我的意思絕不是基督徒不可以有教會之外的社交,我的意思是,基督徒不能只有教會之外的社交,而為了加強建造下一代的事工,教會裡的家庭彼此之間需要更多的互動和聯結,從一起做禮拜,一起參加主日學,到真正成為朋友,成為一家人,從而真正能夠建立一個信仰的羣體。

因為隨著孩子們不斷地長大,他們的朋友至關重要,對他們有著極深的影響,所以從小讓我們教會裡的孩子成為彼此的好朋友,最少讓我們的孩子在教會有2-3位要好的朋友至關重要。

6:幫助教會中的家庭開展家庭崇拜

我這裡不會談為何及如何開展家庭崇拜,我要明確的是,教會需要幫助基督徒家庭開展家庭崇拜,包括提供相應的指引,甚至必要的時候提供一些家庭崇拜的材料。

我在印城華人教會牧會期間,針對我們教會的年輕家庭,提供了四十天的家庭崇拜指引,包括了每日家庭崇拜的詩歌、經文、禱告等材料,為的是不僅僅告訴我們的父母家庭崇拜很重要,也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渠道,幫助我們學習如何預備和帶領家庭崇拜,以至於他們日後可以自行設計和預備自己家的家庭崇拜。

當全教會一同使用這份家庭崇拜指引的時候,鼓勵我們的父母在這方面加強彼此的督責、互動和分享,也可以鼓勵我們的孩子,在他們日常的社交活動中、教會主日學裡分享他們家的家庭崇拜的狀況以及他們的收穫等等。藉此來加強教會與家庭的互動和同工。

總結

本文嘗試針對家庭與教會在建造下一代的事工上提供一些建議和思路,包括召開家長會,盡量讓孩子參與到主日崇拜中,盡量讓主日崇拜的信息與兒童主日學的內容保持一致,為家庭預備主日學功課,建立教會裡每個家庭間彼此的關係,以及為家庭提供家庭崇拜的指引。

我的這些經驗和建議,是希望可以幫助教會的牧者、主日學老師以及各位基督徒父母們,在建造新一代方面能夠有更多的互動和合作,彼此搭配和同工,一起建立我們的下一代。

所有這一切的背後,不只是事工性或技術性的,而是福音性的。唯有福音能夠驅動我們、更新我們的所思和所行,更新和改變我們的事工。因為只有當我們真的被福音的大能所更新和改變的時候,我們才會願意聆聽老師對我們孩子的提醒和勸勉,我們才能夠願意讓我們的孩子被神的話語所觸摸和得著,我們才會願意謙卑地與孩子在神的話語中同行,我們才會願意建立以福音為中心的社交羣體,我們才會願意建立以福音驅動的家庭崇拜。離開了福音,這些方法也無法奏效。

原文發佈於 勇守真道,基督日報蒙允轉載。 

秦恩光牧師,與妻子育有4個年幼的孩子,温哥華浸信會信友堂拜訪牧者(主要服事教會中的年輕家庭和青少年)。前美國印城華人教會西北堂的植堂者/牧者。加拿大華人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在讀。 
  • 我们的宠物会和我们一起进入天堂吗?

    我们的宠物会和我们一起进入天堂吗?

    寵物是否能進入天堂?這是一個愛動物人士內心的問題。創世記告訴我們,神創造了動物並稱它們為「好的」,但唯有人類是按神的形象受造的。這使我們成為與神有獨特聯繫的靈性存在。動物有肉體和魂(思想、意志和情感),但它們沒有靈,靈是我們通向永恆的連結。

  • YouVersion 圣经APP下载纪录再创新高

    随著新年决心热潮兴起,2025 年第一个星期天(1 月 5 日),YouVersion 圣经应用程式的下载量创下新高,当日接近 80 万人安装了这款免费圣经应用,刷新了 2024 年第一个星期天的纪录。

  • 亲临大火:基督徒应如何回应洛杉矶的野火灾情

    杰辛塔·里德(Jacinta Read)和她的家人因接近伊顿峡谷野火(Eaton Canyon wildfire),已从位于洛杉矶阿卡迪亚的家中撤离。她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并呼吁基督徒在面对末世般的灾难时,展现慈善和怜悯之心。

  • 洛杉矶大火触发的思考: 圣经中的五次降火事件

    翟大卫牧师在加拿大温哥华地区多间教会分享、讲道。他喜欢从《圣经》和信仰的角度出发看待新闻和社会事件。针对近日的洛杉矶大火,他详述了圣经中提到过的五次降火事件,认为这些事件都展现了神对罪恶的审判和对信徒的警戒。

  • 加州大火连烧七天,多处豪宅被毁 华人牧者鼓励信徒积攒财宝在天上

    截止1月14日,加州大火已经持续了七天,强烈的火焰和高温摧毁了大片住宅区,包括一些好莱坞明星的豪宅。这场灾难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可怕,也让许多人深刻反思关于财富、物质和永恒价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