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拿大代禱:性別混亂直衝三級政府

littlegirlpraying.
作者:嘉倫

「神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神賜福給他們,稱他們為人。」(創世記1:27,5:2)人之所以為人,能擁有人性的尊嚴,是因為我們是按著神的形象而造,是蒙祂賜褔,是男女各別的。但隨著1995年性傾向納入仇恨法,1996年性傾向納入人權法,2005年婚姻定義更改以包括兩男兩女的性結合,加拿大在道德防壩上已缺了堤,性混亂的洪水沖破了婚姻家庭的基礎架構,並向著年幼無知的下一代湧來,説是男是女全在乎你的思想、感覺和喜好。

聯邦新民主黨國會議員Randall Garrison的C-279法案已通過下議院,現處於上議院的二讀階段,法案要把「性別身份」加入人權法。至於甚麼是「性別身份」,並沒有法律定義,聞説是心中覺得自己是什麼性別,那就是這個人的「性別身份」,與他生來是男是女無關。

三月十日卑詩省自由黨律政廳長蘇安彤(Suzanne Anton)引入17號法案,容许人根據「性別身份」更改出生證件,成人只須醫生簽署,孩童只須父母同意,也無須經過變性手術。故此,出生證所顯示的不是生來的性別,而是持有人當時的感覺。事緣現年十二歲的Harriette Cunningham向卑詩人權局投訴省政府,指其出生證所登記的性別是男,出境到美國時有许多不便,並説:「邊境官員應該望著我,看到我的名字、我的出生日期,就看到我是個好女孩,就是這麼樣。」於是蘇安彤推出了這法案。但這孩童的家人表示即使法案通過,也不會撤銷投訴,因為他們要把性別一欄從出生證件中刪除。新民主黨省議員Chandra Herbert更聲言要繼續推動,令醫療體系為變性者提供更多服務,並要政府各部門作出因應改變。

同月,温市公園局表示要設置「中性洗手間」,並為其標誌徵詢民意。跨性別工作小組報告建議的標誌有婦女圖像和婦女字樣,一看之下是女廁的標記,但圖像和字樣下有細小的字體寫著trans women welcome,即歡迎感覺自己是女性的男人進入。這是對女性的歧視和欺凌,因為不熟識英語的少數族裔中的女性和外來女遊客未必知道\「trans women welcome\「的意思,身裁矮小的婦女和年幼女童看不到牌子上的細字,視力不足的女性也會看不清楚,急著進去的女性不會停下來留心看看那些細字説什麼。温市公園局顯然是針對女性,把婦女和女童使用公廁時的一點私人空間和個人私隱也要拿走。

男女有別是造物主賜與人類的福氣和尊嚴,它建立了婚姻制度和家庭體系,成為人類社會互繫共存和代代延續的最基本單元。然而,這些性別混亂的法案和政策直衝加拿大三級政府,強迫社會大眾接受這個男女兩性以外還有其他性別(或沒有任何性別),又男可變女、女可變男的最大謊言。神的兒女們醒來吧,這是個彎曲悖謬的世代,禱告吧、吶喊吧、發光吧!讓我們發出生命的耀眼光芒,來喚醒這個黑暗迷失的世代,免得人類同步邁向這導至滅亡的不歸路。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